第11版:透视

面向朝阳 拥抱健康

浙江桐庐县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抢抓生命健康产业时代先机,加快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着力推动“健康桐庐”建设

□ 徐文静 陈艺琨 何小华

富春江碧波荡漾,桐君山层林尽染。在这秋意正浓的美好时节,浙江桐庐第八届药祖桐君中医药文化节如约而至。

桐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养生福地,也是一座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无论是水光潋滟的富春江,还是满目葱茏的桐君山,这里的人们吸收天地之灵气,在青山绿水中践行着养生体验。

近年来,桐庐县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抢抓生命健康产业的时代先机,先后将生命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全国首个成建制的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浙江省健康产业示范基地、长三角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活动永久会址等荣誉收入囊中,着力推动“健康桐庐”乃至“健康中国”建设。

富春山健康城渐成气候

桐庐的美,美在恬静、美在内蕴,更美在一座城、一个产业。

从杭新景高速转入,来到风景绝佳的大奇山脚下,围绕大健康理念,桐庐县着力打造的富春山健康城渐成气候。早在2013年,桐庐敏锐地触摸到了发展健康产业这一时代脉搏,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及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成建制的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富春山健康城。

2017年,得益于独特而优质的资源禀赋和城市优势,胡志远博士、吴祖泽院士、郎景和院士、俞梦孙院士、戴一凡博士寻得这处“宝地”,便带着一项项优势产业项目入驻健康城,这里大健康产业羽翼日渐丰满。

如今,在这36.52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富春山健康城构建了生命科技产业区、中医健康养生区、运动休闲康体区3大产业板块。

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效服务。

“桐庐的大健康产业氛围浓厚,再加上政府的重视,让我最终选择在这里创建中科纳泰4P医疗健康产业园。”桐庐纳泰医学检验实验室负责人胡志远博士如是说。

经过多次协商,总投资15亿元,建设集中通学院、培训中心、基金人才集聚、中通金融、产业基金和物流大数据中心为一体的大健康和新金融集聚项目——中通“云谷”与健康城管委会签约,为桐庐县大健康产业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互联网+医疗”助力大健康产业,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今年8月,桐庐施强互联网医院开业,为桐庐县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人才支撑和项目支持。数据显示,在试运营的3个月里,已吸引6000位全国名医签约入驻,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累计30万人次。

桐庐依托大健康平台现有产业基础,助推胡志远博士带领的桐庐纳泰医学检验实验室成为桐庐县唯一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民营医学检验室。今年5月,桐庐纳泰医学检验实验室联合桐庐施强互联网医院开展核酸检测采样进校园活动,为县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保驾护航,让广大市民吃上了“定心丸”。

“过不了多久,这里将建成一座可以容纳1.8万人观看世界级体育赛事的莱茵体育运动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体育盛宴,真是太完美了。”体育爱好者姚杭波激动地说。目前,莱茵体育馆和体育场看台室内初装饰基本完成。届时,市民游客在饱览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各类养生理疗,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真正实现健康旅游。

产业的集群发展,离不开多元化产业平台的搭建。

作为健康城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凤栖生命港于2019年11月7日正式开园,园内生产厂房、路演大厅、企业服务站台、食堂、室内篮球场、小镇会客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高端人才项目的集聚需要强大承载能力的集聚平台,凤栖生命港的建设正是健康城打造产学研平台、完善产学研生态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健康城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江昱眼中,凤栖生命港项目的建成,将推动桐庐县健康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什么是4P医学?什么是互联网医院?什么是基因组研究?当下,这些现代医疗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桐庐都能找到答案。瞄准大健康产业的新蓝海,桐庐加快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着力将富春山健康城打造成“长三角健康先行地”“医养动融合体验地”“大健康网红打卡地”。

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热情拥抱大健康时代,桐庐中医药文化享誉神州大地。

采药求道止于桐庐,梧桐树下修炉炼丹,桐君老人济世救人之善举传颂千年。《桐君采药录》虽因年久失传,令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但“悬壶为世人、良药济苍生”的桐君精神却在桐庐生根发芽,传承至今。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杭州桐君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的前身“惠民药局”创立,为患者祛除病痛。在经过桐庐药材会馆、寿全药店、桐庐县中西药公司等几次更名后,2006年,以“桐君堂”为商号的杭州桐君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闪亮登场。

秉承桐君“济世救厄”精神,许仲凡、许子春、金学明、胡之璟等桐庐历代名老中医在服务百姓的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在数十年医疗实践中整理了一大批单方、验方,编写了《桐庐名老中医经验选集》一书,为医术发展、救死扶伤提供了更多智慧与方法。

正所谓药到方能病除,去病关键在药。桐庐药业源远流长,清康熙二十二年、光绪二年的《桐庐县志》分别载有地方药材50个、67个品种,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桐庐选送的茯苓、木瓜、五倍子、玉竹获中药材一等奖。

“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桐君堂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药材全部来自历史上记载的道地产区和当今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原产地,更在国内各地联合药农开展结对种植养殖。目前已建有50多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品种80多个,共享共建面积超100万亩。

医药文化,代代相传。横村小学的风雨操场旁辟有几分田地,篱笆上悬挂着各类常见药材的药性介绍与照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这里种植芍药、黄芩等中药材,提升动手能力,学习中药知识,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技术传承上,桐君堂还分别成立了古法炮制传承班和申屠银洪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以身怀绝技、熟练掌握传统中药手工技艺的老药工为辅导老师,以非遗传承人为班主任,向学员传授手工切制、手工炒制、手工蒸制、手工丸制等中药古法炮制的绝活绝技。

近年来,桐庐县以中医药健康服务为核心,以中药制造和保健品制造为支撑,强化中医名医、名馆、名企引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释放中医健康产业潜力和活力,打造全国中医健康养生发展高地。如今,江南养生文化村、颐居养生园、达利健康博览中心等一大批养生综合体类项目相继落地,为桐庐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医药圣地,养生福地。拥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养生保健基地”“世界养生福地”等美誉的桐庐县将中医药、康体养生、健康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健康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蓄势增能,汇聚起发展的蓬勃力量。

2020-11-04 浙江桐庐县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抢抓生命健康产业时代先机,加快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着力推动“健康桐庐”建设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1734.htm 1 面向朝阳 拥抱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