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成都:合作全程“上链” 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有解

□ 张千千

蔡世蓉在成都百脑汇电脑城经营着一家小商铺,80%的订单来自企业客户。最让她烦恼的莫过于应收账款了,“每天都会想着怎么把钱收回来。”

作为末端供应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让蔡世蓉经常出现资金缺口。蔡世蓉想申请贷款周转,但她没有多少资产,客户的欠条难以作为依据帮她获贷。

供应链末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蔡世蓉遇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不断落地应用。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为解决现阶段金融领域资产与交易信息真实性验证难、信用评估成本高、普惠金融服务难落地等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体来说,区块链是如何帮助蔡世蓉解决贷款难题的?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蔡世蓉的大客户之一。作为智慧文旅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中科大旗需要垫款的情况越来越多,也常因缺少抵押物而拿不到银行贷款。

借助蚂蚁集团构建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双链通”,中科大旗与蔡世蓉的合作全程“上链”,确保合同真实存在、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同时,引入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给中科大旗增信,确保后者有能力支付蔡世蓉的货款。蔡世蓉便可据此向银行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顺利获得贷款。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还可通过区块链全程掌握贷款资金流向,确保这笔钱是用于贷款人申请的用途,有效降低风险。

金融的本质是经营信用。工商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为金融服务提供了将其“信任基础”由线下高成本到线上低成本的转移方案。在降低信用成本的同时,区块链多方共享的特性也强化了参与方之间的连接与协作,提升价值交换效率。

“过去我们评估一个企业要看财务报表,银行还会担心企业报表的真实性。”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袁蕊表示,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生产、销售、加工、制造、库存等信息,都可以成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的参考依据。区块链技术能使这些信息和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确权、可溯源等特征,有助于银行进行评估。

“新兴科技在金融机构逐步应用,导致传统监管技术手段难以满足现有的监管需求。因此还应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关注如何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来强化金融监管。”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

2020-10-1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1108.htm 1 成都:合作全程“上链” 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有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