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前沿

便民审批有速度 农业支持有力度 社会服务有温度

山东省莱西市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探索在党建统领下的农村服务融合新路径

□ 孙 鹏 魏 康 冯连营

面临农村各类服务资源和力量相对分散、农民需求日益多元等新变化、新问题,山东省莱西市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探索在党建统领下的农村服务融合新路径,使基层便民审批有速度、农业支持有力度、社会服务有温度,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便民服务“一窗受理”

在莱西市南墅镇河里吴家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赵庶友在工作人员的导引下,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项办理。“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申领了,再也不用‘往返跑’。”赵庶友说道。

赵庶友所处的村庄位于青岛莱西市、平度市和烟台莱州市三地交界,地处莱西市西北偏远山区,到距离最近的南墅镇16公里,开车也需要30分钟。原本需要到镇上跑几次腿才能办完的事项,在莱西市推行的服务下沉改革中,服务半径由原来的20公里平均缩短为5公里,使赵庶友在本村享受到了“上门服务”。

今年以来,莱西市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服务融合,优化村庄建制,重塑基层便民服务格局,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整合区域内各类服务资源和力量,构建“大服务”格局,推动乡村服务由“粗放供给”向“精准配置”转变,以“能放必放、应放尽放”为原则,下沉公共服务事项共48项。其中,“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17项便民服务事项可直接在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即来即办、当场办结;“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付”等31项需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办理,村民可在村级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由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并在承诺时间内免费帮助办结。

在优化便民服务布局的同时,莱西市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流程再造、时限压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基层便民服务“一窗受理”。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在新村和镇街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分别设置服务前台和办理后台。打破多部门各自设立窗口受理各自业务的界限,由综合窗口受理所有部门的所有业务,并公布指导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办件类型、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内容,达到两级便民服务“模式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有效解决了以往窗口忙闲不均、时段性办事拥堵的问题,实现便民服务“零排队”,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通过优化横向设置和深化纵向改革,将医保、社保、民政、残联、卫计等48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业务下沉到便民服务站办理或收件,基本实现基层便民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莱西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封芝宝说。

全流程托管“保姆式”服务

日前,莱西市院上镇大里自然村李视智种植的50亩地瓜喜获丰收,并以高价从地头直接销往青岛市区大超市。过去刨收这50亩的地瓜李视智通常需要雇佣10多位工人,销售更是令李视智头疼的大难题。而现在院上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供的机器收获、销售一条龙服务,让李视智大呼省心。

莱西市围绕农民需求,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增强农业社会化组织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截至目前,莱西市12处镇街均成立社会化服务中心,社会化组织更是多达820家。通过整合服务功能,搭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土地托管、信息流通、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使农户享受“耕、种、管、收、储、销”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迸发乡村振兴产业活力。

“我们将土地、农资、农机、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在同一服务平台上,通过新村党委组织发动农民与合作社对接,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探索推广大田托管服务、标准化种植路径。”院上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孙晓至表示,有了镇街、新村两级党组织的背书,多了一份保障,联合社也可以放心加大投入用心服务,同时将各个新村合作社资源统筹,拥有了集约化优势,便可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细化,统一测土、统一机播、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销售。

同时,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进程中,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班子当先锋、打头阵,带动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凭借着种植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物资投入降低了,作物产量反而得到提高,合作社在市场上也拥有了更多的议价权。联合社收益提高的同时,又通过“一定两分红”(即确定农民最低受益标准,实行份额分红和劳务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反馈给农民,让农民享受到集体红利。

社会化服务扶老护幼助困

在莱西市河头店镇龙泉湖新村助老大食堂内,今年66岁的贫困户王者语老人正在享用他的“大餐”,在这里他只需要花2元钱就可以享受到6菜1汤的“待遇”。

“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助老大食堂负责人董金辉介绍说,因为有政府补贴、公益组织托底,原本10元钱标准的午餐60岁以上老人只需要花费5元钱,像王者语这样贫困户只需要2元钱。目前已经为40多名困境老人建档立卡,平均每天到助老大食堂就餐的老人可达100余人次。老人们到点就可以到食堂就餐,省去了外出买菜、做饭、洗刷的不便,受到村民的欢迎。在此基础上,河头店镇还在全镇推广实施居家养老模式,为全镇200多位孤寡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农村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养老问题成为困扰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党建统领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再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河头店镇党委书记崔旭升说。

除了做好配套养老服务,“小雨滴”还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建立圆梦童书屋改造计划、微心愿圆梦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周末免费教学托辅、购置书桌等学习物品、建立独立学习空间。

在政府购买扶持下,“小雨滴”构建起全方位的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寒暑假、周末为留守儿童提供接送、餐饮、托辅学业全流程免费教育,到为近200位特困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跑跑腿”等贴心服务,从不定期组织志愿者看望慰问困难家庭,到引导群众参与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小雨滴”已发展成为覆盖面广、认同度高、影响力大的乡村服务平台,厚植乡村振兴沃土成春风化“雨”之势。

2020-10-12 山东省莱西市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探索在党建统领下的农村服务融合新路径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0930.htm 1 便民审批有速度 农业支持有力度 社会服务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