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光绍
全球化对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是什么?在当前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产业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一种变化可能比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问题更加尖锐和具体。
影响最大的基本因素
这次疫情使全球化中的供应链、产业链剧烈变动问题非常直观地摆在了所有国家面前。全球化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全球化推进过程中,一直都遇到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尤其在今天,全球化遭遇的挑战和矛盾跟过去确实有了很大的不同,而这次疫情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和挑战。
供应链和产业链就像一个经济体系里面的脉络和骨骼,对经济体系的运转至关重要。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在支配、引领着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变动。
——市场因素。全球化形成全球市场,市场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从供应链角度来看,特别是有些在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跨国公司,龙头企业在全球进行布局,形成了它的供应链。产业和产业之间需要连接,所以就形成了全球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里边又有一些核心产业,形成影响整个产业链变动的核心环节。所以,整个全球市场是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第一个基本因素。
——技术因素。我们知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某一个阶段产生重大的技术革命,或者是有重大科技成果的时候,对于供应链和产业链变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影响整个资源配置的格局。所以,技术进步会对供应链和产业链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全球的营商环境,当然涉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开放的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在网络数字经济时期,还有“新基建”。另外,像人力资本的状况,以及贸易、投资等全球体系的完备状况,这些都构成了营商环境,这个营商环境当然对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的变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还需关注的三个方面
应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市场、技术和营商环境都是全球性的,支配引领着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变动。从这个意义来看,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变动是一个常态,产业链、供应链一旦形成,市场、技术以及营商环境也会随之变动。近年来,随着保护主义的抬头,逆全球化的趋势上升,并且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变动的一些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这次疫情暴发之后,形成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的新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这种新的因素既会对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产生影响,进而也会对全球化下一步的格局产生影响。所以,新的影响因素需要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
——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变动的,从主体上来看,是积极引导市场的政府,现在来看政府的这种积极的影响在上升。我们看到一些国家的政府,对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关注度在加大,干预度也在加大。这就会使得市场主体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特别是市场主体根据它资源的配置,根据它投入产出的效果,根据它的经济整体的这样一个综合的效率,也就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可能都会遭到一些冲击。因为政府的干预在加大,政府的作用在提升。
——新的影响因素就是在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当中,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提升。前面说的是主体,后面说的是影响因素。我们知道经济因素影响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变动,特别是对全球资源的配置和产业布局,经济因素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但现在非经济因素在上升,特别是非经济因素里面,有些国家提到以安全作为一个说法的因素影响在提升。这也会对全球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
——新的因素是在全球的秩序里,现在区域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我们知道,全球化就是以多边的规则作为基础的一个全球秩序,目前这样的一个秩序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说像WTO,怎么能继续发挥它的作用,现在确实遇到了挑战。但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区域合作的势头在加快。所以,我们就看见了周边的区域化的几个国家之间或者十几个国家之间形成贸易投资的一些协定,这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现象。所以,在影响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过程中,这三个因素需要引起关注。
从容面对谨慎布局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全球的秩序里,区域性的功能、区域性的作用现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进一步的增强,这个也会对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怎么办?面对着这样一个全球化挑战,特别是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可能面临新的调整的情况下,中国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循环和国外循环相互作用。我国是一个地域、人口及市场规模异常庞大的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甚至可以自成体系。因此,在全球的格局中,中国有很强的优势,又有很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另外,我国还有人力资本的优势。所以,我们怎么样把自己的市场开发好、利用好,显得尤其重要。国内的内循环怎样才能和国际的大循环形成相互作用,这是我们第一个要做好的事情。应对逆全球化,特别是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遭遇到新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第一个就是把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国内的循环和国际的循环统筹互动好。
——我们还是要深化改革。因为技术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形成变动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薄弱环节,那就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另外在一些龙头企业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特别是要通过改革来不断地促进我们的科技创新,让市场主体更多地发挥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作用),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当中的作用,不断地引领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提升位置,进而不断地形成我们的制高点。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而且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因为通过这样的开放,既表明了中国坚持全球化的理念和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多的开放,可以不断地吸引外资,使我国能够成为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枢纽、重要的节点,这个本身对于中国有好处,同时也对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有好处的。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更多、更好地鼓励我们企业高水平地“走出去”,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对外投资,中国的企业能够形成与全球的更好合作。因为有了更多全球的合作,才能够有更好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的基础。所以,开放这张牌一定要打好。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