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小易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点环节。而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理应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的视角,加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通过拓宽思政教育途径、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在终身学习和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岗位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新实践培育的良好意义分析
为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夯实思想基础。高职思政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学重点始终以其本身教学目标作为课程开展关键,并结合国家规定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开展教学,而非以教师或学生个人意志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主要路径,这也就保证了思政教学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同时,教师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就可以保证学生实际需求与思政课程相互适应。因此,思政课程可以为高职学生明确政治方向、了解政治目标、做好行为规范打好基础,进而保证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基础,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关键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方向保持一致。另外,学生在进行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高职生通过思政相关知识可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起到积极作用。
帮助高职生提高自身水平。高职生在校学习阶段不仅是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育阶段,也是由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关键阶段。学生进行思政课程学习,不仅是简单地对目前时事热点以及政治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是以思政课程为媒介,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担当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内容,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有效地对自身生活、学习做到良好管理,为培育其职业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以“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原则分析
秉承以人为本。高职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全面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力求做到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增强职业素养,为自身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以人为本也能够充分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职思政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形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职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使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发展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也是高职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应秉承的原则。通过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齐头并进”,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新实践创新策略分析
以思政课堂为平台,推动思政教育创新。思政课堂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最直接途径。高职思政教师应该“坚守”思政课堂这一“阵地”,不断革新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使思政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改革评价标准,推动以评促学。传统高职思政课堂的评价,在内容上倾向于知识考查,形式上倾向于书面考查,这往往导致学生只重视知识积累,不重视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不利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将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习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等因素纳入到教学评价当中,实现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目的。
以岗位实践为平台,推动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学生的岗位实践为契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做人、学做事。同时思政教师可以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岗位实习当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职场公共道德、行为操守、工作态度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极融入校企合作,推动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合作育人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策略。思政教育在校企合作中的融入,不仅可以确保校企合作育人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使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开辟高职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开辟网络阵地,加强思想渗透。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对于青年人的影响可以说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思政学习交流微信群组、开辟网络思政教育专栏、线上思想教育平台等方式,从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发展。
营造校园文化,扩大环境影响。思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官方网站等平台,宣传红色思想、弘扬先进事迹、开展思想指导,从而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融入创新创业,鼓励自主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创新创业的榜样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踏实创业,发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创新创业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更能够提供精神支持,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才干,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思政课程的重要作用,必须发挥思政课的特殊优势,根据学生实际能力以及培养需要来开展教学,最后达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同时,院校要利用思政课程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培育,帮助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思政课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推动思政教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