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绘就人才“路线图” 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宁夏出台措施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 邢纪国 马 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近日研究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针对基层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重点围绕编制管理、职称评审、创新创业、薪酬待遇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在基层干事创业有平台、有作为、有前景的政策导向。坚持精准施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用人单位特点,分类研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需要配套实施办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政策为了基层、落在基层、惠及基层。

《若干措施》主要包括七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基层事业编制保障,畅通人才向基层流动渠道;二是深化基层职称制度改革,拓展基层人才发展空间;三是鼓励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带动人才、技术、资金在基层汇聚;四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集聚更多人才扎根基层成长;五是推动人才向基层柔性流动,加强区域人才帮扶协作;六是支持基层人才成长,培育基层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七是做好基层人才关怀激励工作,营造基层人才发展良好环境。在加强基层事业编制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在全区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部分编制设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实行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保障急需的管理机制,主要保障县(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若干措施》提出对县乡事业单位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急需紧缺人才,没有空编的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提出对超标准配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县(市、区),每年从自然减员产生的空编中预留一定比例用于公开招聘,将核减收回的编制调剂补充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缺口的县(区)。强调统筹盘活沉淀闲置的编制资源,优化县(区)事业编制资源配置,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编制缺口,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用编需求。

在支持基层人才成长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面向县乡实行定向培养,每年按照总选拔人数10%的比例,选拔培养县乡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提出自治区“‘基层之星’人才培养计划”研修名额由原来的每年50名提高至100名,选拔县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自治区和银川市对口单位研修;提出制定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办法,推动市、县整合各渠道涉农资金,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投入,在信贷发放、项目申报、技能培训、交流合作、政治吸纳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予以倾斜性支持;强调落实职业院校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每年遴选100名左右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到区外访学培训;强调推进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培训资源整合,对认定的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100万元补助,对认定的国家和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补助。

为提高福利待遇,关怀激励人才,《若干措施》在原有基础上,还提出了6条关怀激励基层人才的措施:一是明确对县乡事业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核增绩效工资总量,并在单位内部分配时予以倾斜。二是提出鼓励各地各用人单位为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购买预期受益型商业保险,加大稳才工作力度。三是提出建立乡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机制,更好联系服务乡土人才。四是明确乡镇年度考核优秀比例等次提高到20%,工作成绩突出的可提高到25%~35%。五是明确自治区每年组织50名基层专家休假疗养,市、县每年至少组织1次基层专家休假疗养。六是鼓励各地完善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等保障服务政策,完善基层公共文化体系,解决基层人才后顾之忧,丰富基层人才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措施》提出,实施自治区硕士研究生预引进专项,支持中南部9个县(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与在读硕士研究生签订预引进协议,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自治区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予以资助。进一步向基层下放公开招聘权限,明确中南部9个县(区)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大学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和行业、岗位、脱贫攻坚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可自主制定招聘岗位条件、发布招聘公告,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强调持续实施自治区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5年内向基层培养输送1500名中小学教师、450名医疗卫生人员。

《若干措施》绘就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基层人才发展的“路线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具有重要意义。

2020-08-28 宁夏出台措施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9644.htm 1 绘就人才“路线图” 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