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宇轩 徐弘毅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港澳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批批惠港、惠澳政策措施接连推出,惠及港澳同胞的范围持续扩大、力度越来越强,在内地求学、就业、创业、生活的港澳同胞获得感越来越强。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享有“东方之珠”的盛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青年提供一个更大的逐梦舞台,一群杰出的香港青年成为时代的见证者、受益者,涌现于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
融入大局筑信心
在广州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一间“网红销售直播室”里,年轻夫妻李剑禧、孙嘉晞正坐在直播台前用“港味”十足的普通话介绍面膜产品。这是他们踏入直播行业的第3个月,经过市场快速历练,两人面对镜头已经驾轻就熟。
“大家好,我们是‘港夫广妻’!”每次直播,他们都以一个热情的招呼开始。李剑禧是一位在广州创业的香港青年,妻子孙嘉晞是广州人,两人因一次公益活动结缘。今年初,夫妻俩决定把握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的契机投身电商行业,打造他们特有的“港夫广妻”直播品牌。
李剑禧曾在香港从事金融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压力,这对夫妻敏锐地看到大湾区的发展新机遇,李剑禧选择来到广州入驻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和妻子携手创业。
“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提供办公场所租金等各种支持,对创业者具有吸引力。此外,企业开办所需的工商注册、税务等流程,都可以通过青年之家找专业人士帮忙。”李剑禧说。
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旨在为港澳青年在穗创业发展提供帮助。目前,广州共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2个,成功孵化企业200多家。广州还成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港澳青年提供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
“港夫广妻”组合成立后,李剑禧、孙嘉晞夫妻俩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运营账号,其中不少视频收获了可观的点击量。“不少网友喜欢我老公说的‘港普’。”孙嘉晞说。
在近日举行的广州直播节上,“港夫广妻”也帮助生意伙伴直播带货,反响良好。“经历这次疫情,线上业务迎来风口。”李剑禧说,疫情加速了他的职业转型,今后希望通过直播带货将更多港货介绍到内地市场。
在广州南沙,25岁的香港青年曾祥盛正在和创业团队紧锣密鼓地工作,筹备着新项目上线。曾祥盛毕业于暨南大学,是一位教育科技创业者,所在团队专门面向港澳台侨学生提供内地高等院校专业升学信息和咨询服务。
今年初,经过一番考察,曾祥盛选择将创业公司入驻南沙的“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南沙也为我们港澳青年创业提供了许多支持政策。”他说。
2019年以来,广州南沙制定出台全方位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发展的一揽子扶持办法,并出台“港澳青创30条”,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全流程的奖励与补贴。
今年4月,曾祥盛成为首批入住南沙青创人才公寓的港澳青年之一。
南沙青创人才公寓坐落于“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主要服务港澳青年在南沙安居置业。公寓目前共有110间房,可容纳180人入住,配套设备齐全,为港澳青年生活居住提供一站式服务。
曾祥盛说,自己所在的园区配套完善,公司就在人才公寓对面,每天步行到公司上班,不出园区即可满足工作生活需求。
据广州市港澳办介绍,广州实施“乐居广州”行动计划,已筹集近500套人才公寓定向提供给港澳居民申请。目前共有20,000余名港澳学生参加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10,000余名在穗就业的港澳居民参加广州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
“我和创业伙伴都很喜欢广州的创业环境。”曾祥盛说,“正因为我们有从港澳到内地升学的经验,我们得以了解港澳台侨青年的求学需求,可以为他们搭建更加通畅的信息平台,为大家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出一份力。”
从初创公司到孵化平台
一间只有两个员工的初创公司,成长为向20多家公司提供服务的企业孵化平台需要多久?香港青年陈晓锋给出的答案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只需要一年。
现年31岁的陈晓锋是一家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创始人。时间倒回至几年前,还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学位的他,与一位香港高校计算机科学的博士朋友一拍即合,勾勒出一个以人工智能赋能青年社交的创业蓝图。
2018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春风在这片热土上酝酿,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正在陈晓锋眼前徐徐展开。
“在大湾区里,信息、资金等要素应自由流通。青年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那我们为什么不构建一个生态,让年轻人了解大湾区、参与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呢?”秉持这一理念,陈晓锋和搭档将视角由香港拓展至整个大湾区市场,一个旨在连接区内所有青年的手机社交应用程序应运而生。
虽然这一创业项目在香港未能顺利落地,但陈晓锋并没有放弃,他将希望转向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梦想在那里开始生根发芽。陈晓锋的公司获批入驻南山区留学生创业大厦,并提供300万元的人才资助。“第一天交申请表,第二天面试,一个礼拜后我们公司就直接搬进大厦,300平方米的办公室每月租金只要约1万元。”“深圳速度”让陈晓锋赞不绝口。
政府扶持、创业氛围加持,陈晓锋团队研发的手机社交应用程序2018年中顺利上线,陈晓锋也迈开了粤港澳大湾区梦想起航第一步。
截至目前,平台已有约700万订阅用户,超过一半用户活跃在粤港澳大湾区。陈晓锋表示,这些用户多为年轻人,他们在平台上用文字、图片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展现他们在大湾区读书、创业、恋爱、交友等多姿多彩的生活。
2019年初,陈晓锋将手机应用程序从线上平台延伸至线下。他的团队在深圳宝安区搭建了一个创业空间,专为在内地创业的香港公司提供孵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家香港初创公司入驻孵化平台。
“在我们孵化平台创业的不仅有香港的博士,也有草根青年和艺术家。”陈晓锋说,他不仅仅只是想为创业青年提供一个场所,更多的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创业青年克服文化差异,为他们提供融入内地的经验。
今年年初,陈晓锋团队本打算在深圳龙岗开放第二家孵化平台,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项目暂时搁置。陈晓锋无法前往深圳,但他并未自怨自艾,而是立刻将目光转向了直播电商的风口。
陈晓锋说,香港金融、法律等行业入行门槛高,很多香港青年难以迈入,而直播电商则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适合去创业。香港年轻人把香港建设好、发展好,也是贡献大湾区。”
陈晓锋的梦想很大。为了开拓事业,给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他今年又向深圳前海粤港澳青年创业区提出入驻申请,上月刚完成了网络路演。
“我们还在等结果,但我相信没问题。”陈晓锋踌躇满志,一条更长、更远、更深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之路正等着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