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丽梅
稳外贸物流是关键。日前,2020外洽会系列线上论坛——“应对疫情冲击,推进中俄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视频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共同举办,聚焦疫情下海、空供应链严重受阻而凸显的铁路运力新需求。论坛首次以视频方式交流国际班列发展新思路,探讨跨境物流通达新对策,就着力提高中俄中欧班列回程货物满载率、降成本升质量提出建议。
国际班列运量未降反扬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在致辞中指出,我国自2011年开通多边国际物流班列以来,班列线路已扩展至60多个沿线城市,并通达欧洲15个国家72个城市。受疫情冲击,很多产业链濒于停摆,但中俄、中欧班列逆“疫”驰骋,运量未降反扬——4月达979列、同比增长46%,5月运输防疫救护物资119.6万件9381吨,还吸引了一些新客户加入班列运行。
“高效、便利、安全和环保的班列物流大通道,成为疫情持续肆虐下国际贸易领域的新亮点,对中俄中欧协作抗疫和复产复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各相关企业应对产能大幅下滑的妙方良药。”和振伟谈道。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谢尔盖·伊纽申表示,最近几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尽管中俄贸易受到疫情影响,但4月和5月贸易额下降只有百分之几。而且,贸易额的下降绝大多数是来自价格的变化,而不是来自产品运输数量的变化。例如,食品、农产品贸易额今年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5%,并成为中俄贸易结构中第二个重要的品类。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副总裁阿列克谢·施洛指出,稳定、安全、环保是铁路运输的优势。目前,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3%,而且大多数都是以集装箱铁路方式运行。今年前5个月,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运输量达到1100万吨,同比提高25%。其中,98%的产品都是用最短的路线,即经哈萨克斯坦过境从俄罗斯到中国。
优化布局提升运行效率
在铁路运输中,通关、口岸货场的吞吐量以及冷链集装箱等影响着国际班列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论坛上,来自国内铁路运输企业的代表分别就各自班列物流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们希望,构建多边铁路网络运行大格局,着力打通沿线物流装卸和通关瓶颈,改善市场环境和优化运能布局,畅通和便捷双边点线营运环节,多拉快跑降本增效益,提升订制班列和回列装载率,确保按质按量按时起运和顺畅抵达目的国。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俊波表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的运行和开行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在大幅度增长。成都到俄罗斯和到欧洲的中欧班列增幅近60%,成都到俄罗斯的班列开行率达99%,运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周俊波同时坦言,成都和莫斯科的班列目前有去程和回程,但回程缺乏足够的货运支持,没有实现稳定的运行。因此,建议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应对疫情冲击,推进中俄中欧班列进行国际合作;开发多样性的、多样化的物流产品,共同整合市场资源,为市场提供更多业务;支持欧洲冷链产品过境运输,压缩物流成本。
湖南湘欧快线物流有限公司夏朝晖认为,国际班列要把在国内的末端延伸至东南亚,特别是越南市场。同时,要解决运输工具问题,将电子产品、农副产品、视频等分类运输工具提上议事日程。
加强合作提高运输容量
来自欧洲商会、欧亚铁路公司以及芬兰、德国、法国等国的代表希望,继续扩大中欧班列吞吐量,推进电子封条通关途径,将化工类等危险物品纳入班列运输贸易序列。
波兰国家铁路货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副主任斯坦尼斯瓦夫·沃特维兹介绍说,从中国到欧洲的铁路运输大概80%都要通过波兰东部边境的口岸马拉。目前,波兰国家铁路公司将进一步挖掘马拉的潜力,完善铁路轨道等交通设施。当然,波兰也在积极建设其他口岸,提高吞吐量和运输能力,完善一些基础设施,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未来,他希望相关运营公司加强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部门也应定期会面,加强沟通、交流,提高运输容量。
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格罗姆表示,欧亚铁路物流公司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不同国家的参与,在未来物流发展中,股东合作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外伙伴的协作,吸引更多客户,进一步提高运输容量。
芬兰铁路公司销售和市场部副总裁特罗·科索宁指出,运输方面,目前芬兰和中国之间每个月有4列~8列火车,货物从芬兰送达至中国中部地区需要14天时间。芬兰现在还不太了解中国国内的相关情况,如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希望今后多了解、多合作,推动开通芬兰到中国的线路。
论坛上,来自俄罗斯的代表希望与中方企业不断深化合作,保持5月以来大宗农产品贸易增长27.8%以及允许牛羊肉等出口中方的好势头。他们建议,俄中双方应最大化挖掘铁路贸易潜力,提升市场份额和运营水平,推动和吸引更多冷链商品加入俄中班列合作领域。
据了解,中、俄、欧盟及各有关方面十分关注本次论坛。论坛上,22位中外嘉宾相继发表视频演讲并参与线上对话讨论,440多位国内外相关企业高管及金融机构领导等连线参加论坛,为推进中俄中欧班列国际合作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