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透视

军民鱼水一家亲 双拥花开别样红

——广西钟山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纪实

钟山县委书记唐先程、县长陈书莹等慰问人武部官兵

□ 钟世萍 麦荣海 廖超文

□ 本报记者 李 琳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的关爱,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亲!”5月17日全国助残日,广西贺州钟山县凤翔镇石角村82岁的退伍老兵陈耀啟收到钟山县德福公益群联合钟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属志愿者送来的爱心物资和慰问金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话语里满是感激之情。当天,志愿者还先后走访慰问了宋敬山等因残因病致贫的退役军人贫困家庭。

军爱民,民拥军。自第一次被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以来,钟山县始终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为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军地携手、团结协作、互动融合,全县上下形成全民拥军优属、驻军拥政爱民的良好氛围,驻地部队与广大人民群众结成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民关系,有力推动了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落实四个“纳入” 抓实双拥工作

钟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接合部,是自治区级革命老区县、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中国长寿之乡”。

一直以来,钟山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落实保障措施等举措,强力推进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工作。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驻地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军地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以四个“纳入”抓好抓实双拥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县委常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及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整充实县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双拥工作制度,形成军地重点难点问题交军地联席会研究解决,紧急工作由双拥办组织协商解决,督办工作、消除误解由军地座谈会沟通解决的有效模式。

2019年3月,钟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和116个村(社区)均已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并全部完成挂牌,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核定人员编制2名~3名,每个行政村配备退役军人服务专干1名,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有效推进国防基础设施建设,钟山县坚持把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县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库,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联系县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倒排工期表、一揽子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制度,县财政在资金上予以倾斜。2019年,该县将人武部营院搬迁列入全县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落实建设用地20.7亩,计划今年开工建设。2016年以来,县财政共安排资金4057.17万元用于民兵武器仓库、民兵射击训练场、乡镇基层武装、武警消防营房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部队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民兵基层武装正规化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

在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受红色党性教育,去烈士陵园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到民兵训练营参加“军事活动日”活动,邀请革命老英雄讲传统和革命斗争历史……为推动国防教育和国防意识全覆盖,钟山县充分利用作为自治区级革命老区县的独特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国防教育阵地。2016年,该县投资2100万元建成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又投入300万元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厅,并整合资金1400多万元建成英家党性教育培训中心,开辟红色教育新阵地。投入资金350万元对县烈士陵园进行维修装饰,建成以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县城烈士陵园为中心的20个革命旧址和纪念碑、亭、馆,形成辐射40多万群众的国防教育带。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博物馆自2016年开馆,2019年被命名为自治区国防教育基地,每年到场参观学习的人数达十几万人次,已成为广西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构建人人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钟山县每年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部门领导、基层乡镇负责人上国防教育课,参加国防和军队建设形势报告会,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到民兵训练营参加“军事活动日”活动。积极开展民兵军事知识教育和作战技能训练,提高民兵的作战能力。利用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团员、中小学生、武警战士到烈士纪念碑(墓)前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前途理想教育,受教育师生达3万多人次。注重培育各类社会拥军组织并引导其开展双拥活动,大力推进国防教育进机关、企业、社区、农村活动,着力完善政府、军队、社会、学校、家庭“五位一体”国防教育体系。

每到征兵季,钟山县都会组织适龄青年学习国防历史、国防知识、兵役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鼓励和动员高学历高素质大学生参军入伍,全县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率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入伍青年政审合格率达100%,兵员数量质量得到有力保证,钟山籍现役军人荣立一等功1人次、三等功22人次、优秀士兵57人次。

近年来,钟山县共组织普通群众开展国防教育活动5.2万多人次,召开县级和乡镇新兵入伍欢送仪式52次,由主要领导颁发《入伍通知书》并与入伍新兵合影留念,全面增强广大群众的国防意识、新兵及家属的荣誉感自豪感。

强化拥政爱民 增进民生福祉

在钟山县,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事迹层出不穷。县人武部探索“双拥+扶贫”机制,每年拿出5万元扶贫资金帮扶定点村、定点学校,每名干部职工都有1名以上帮扶对象。目前,县人武部挂点联系的凤翔镇舞龙村已顺利脱贫。开展“一对一”结对助学活动,团级干部1500元/年,团级以下干部1000元/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顺利实现入学。同时,县人武部先后派出军事教练员60多人次,协调驻钟武警部队180多人次到地方中小学开展军训,进行安全、国防教育等,受训学生6000多人,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军事素养,激发其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使命感。

武警钟山县消防大队坚持“有警必出、有难必帮、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抢险救灾保民生,累计出动5000多人次,参加灭火救援605起,抢救被困人员195人,抢救财产价值近2亿元。

2018年7月,钟山县人武部联合县司法局设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驻军单位和军人军属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切实做好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有效解决部队官兵后顾之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钟山县退役军人迅速组建19人的志愿服务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日夜坚守交通要道、社区、村庄哨卡,坚决执行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到疫情防控一线单位进行义务消毒,为疫情防控踊跃捐款捐物,上演了一个个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

推进拥军优属 开展双拥共建

钟山县坚持将双拥工作打造成“城市名片”,用实际行动擦亮“双拥模范县”金字招牌,围绕强基础、创特色、重实效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多措并举提升拥军优抚工作水平。

钟山县坚持把解决部队困难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积极主动为部队排忧解难,共同推进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县党政领导带领共建单位走进军营慰问驻军部队,详细了解官兵生活、部队训练、执勤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把“铁打”的营盘变成温暖的家,把“流水”的士兵当成自己的亲人。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优抚对象活动,进一步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累计发放慰问金451.61万元。

严格落实优抚政策,为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参战退役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免费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参加一次健康体检,累计发放优抚对象大病医疗救助金290万元。坚持按时按标发放抚恤补助金,对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实行城乡统筹,以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5%按时足额发放,2016年以来共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404万元。

创新工作思路,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2016年以来,全县共安置退伍士兵358名,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724万元。认真组织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训到位、经费到位,共为15名转业士官和2名随军家属安排了工作,安置率达100%。加强专武干部培养,共提拔6名退役军人到正科领导岗位、2名退役军人到副科岗位,选拔任命12名年富力强的乡镇武装部长。制定落实随军子女专项优待政策,随军子女入学率达100%。

钟山县荣获2014年、2015年、2018年度全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县人武部被广西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单位党委”“全面建设先进团级单位”“备战打仗先进单位”,2019年第八次荣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喜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县委常委、县人武部部长黄兆先后被广西军区评为“优秀团级单位主官”、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黎春凤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这是钟山县在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工作中的一份成绩单。

军民鱼水一家亲,双拥花开别样红。站在“自治区双拥模范县”新的起点上,钟山县将继续发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推动军民关系向新领域、深层次发展,再次谱写一曲曲军政军民携手共进、融合发展的“双拥赞歌”。

(本文配图由廖超文提供)

2020-06-03 ——广西钟山县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853.htm 1 军民鱼水一家亲 双拥花开别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