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报道

打造全国职业信用平台 防范员工职务犯罪

——访全国政协委员蔡金钗

□ 本报记者 丁 南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民企员工职务犯罪,已成为当下困扰民营企业家、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名誉主任、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调查发现,2019年全国法院共判处职务侵占案件9454件、挪用资金案件4183件、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1960件,此三类犯罪是民企腐败的主要罪名,其中涉及民企员工犯罪的案件占比较大。

盼盼食品集团所在地福建晋江市是我国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蔡金钗通过对晋江市司法部门近三年办理的民企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民企员工腐败主要存在三大特征及危害:

一是涉案金额大,影响恶劣。在近三年晋江法院受理的民企员工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件中,平均单个案件涉案金额将近100万,且容易出现链条式腐败。

二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的案件少。从量上分析,目前,通过司法机关查处民企员工职务犯罪的占比小,不少企业发现员工腐败后采取“内部处理”方式,没有选择报案,民企员工职务犯罪的案发数量远超司法机关受理的案件数。

三是违法成本低,追赃难度大。根据晋江检察院三年来民营企业员工职务犯罪数据统计,在100个职务犯罪案例中,一审判处缓刑、拘役实刑、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72人,占比72%。民企员工违法成本低,且案发后追赃较难。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蔡金钗提交了“关于加强民企员工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建设的建议”,提出“打造职业信用平台、加强司法惩戒和司法服务、扩大法制宣传辐射面”等三方面建议。

“从源头预防民企员工职务犯罪,须加强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蔡金钗说,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运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打造全国统一的企业员工职业信用数字平台。该平台归集企业方、司法机关、劳动仲裁部门、商协会及其他单位的数据,建立民企员工的数字档案。新的用人单位只要通过数字档案,就可全方位准确、真实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经历、信用记录等,防止员工隐瞒过往犯罪史,给用人单位提供直接参考。

针对民企员工职务犯罪违法成本低的特点,蔡金钗建议提高民企员工职务犯罪的违法成本,可统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定罪量刑的标准,让一些心存不轨的员工不敢伸出不法之手。同时,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在立案查处民企员工职务犯罪的过程中,应针对企业财务、供销、发运、仓管、研发、采购等敏感岗位存在的漏洞,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

“减少民企员工职务犯罪,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民企员工的守法意识。”蔡金钗说,应增强民企员工腐败的社会化预防。一方面,可在民企较为集中的地方打造非公经济法治教育基地,为广大员工提供常态化、零距离的警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扩大民企员工职务犯罪预防的法制宣传辐射面,指导企业在处理职务犯罪行为上不护短、不遮丑,并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设立审计中心和内部监察队伍等举措,开展常规性反腐活动,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

2020-05-28 ——访全国政协委员蔡金钗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690.htm 1 打造全国职业信用平台 防范员工职务犯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