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全永平
5月10日,我国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联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举行“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线上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个泉籍品牌上榜2020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包括17家企业和1个区域品牌。其中,安溪铁观音以1426.8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
泉州品牌缘何如此熠熠生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市委书记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康涛表示,心无旁骛做实业是泉州人的本分,也是泉州迈向万亿GDP的基础。泉州持续打造“泉州制造”高质量名片,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
此次上榜的18个泉籍品牌包括1个轻工、4个纺织服装鞋帽、1个建筑建材、3个食品加工制造、8个创新品牌以及1个区域品牌。恒安集团和达利食品集团2家企业品牌价值超百亿元,分别达到454.72亿元和232.61亿元,较上一年有所增长。
榜单上泉企星光熠熠,源于泉州多年来以创品牌为特色,打造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泉州品牌矩阵。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泉州企业将品牌塑造视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命题,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附加值。
随着泉州企业不断走出去,泉州品牌正令全球瞩目,彰显着“国货”的底气和自信。今年4月,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安踏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体育运动品牌。从奥运会上的亮相,到安踏KT系列球鞋在美国引发抢购热潮,再到安踏出海并购亚玛芬,市值位列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第三位,安踏代表着泉州品牌征战世界舞台的新高度。
在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安溪铁观音”从800多个品牌中脱颖而出,以1426.86亿元人民币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同时连续第5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安溪铁观音的扬名天下,是泉州产业品牌之路的缩影。截至目前,泉州已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服装基地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中国建材之乡”“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中国瓷都”等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和“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世界石雕之都”“世界陶瓷之都”等多个世界级区域品牌。
拥有知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康涛介绍,2019年以来,泉州市新增注册商标11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41万件,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新增驰名商标2件,驰名商标总数达159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康涛表示,2020年,泉州将聚力转型攻坚,着力抓企业赋能,合力抓产业链攻坚,努力当好转型升级的践行者,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康涛指出,泉州将着力建设制造强市,通过深化高新产业链,实施“金种子”行动,围绕三安、矽品、西人马等龙头企业,加快招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抓好慧芯激光、中石光芯等项目,建设泉州芯谷、洛江智谷、开发区新型显示产业园,努力铸造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传感器、光电子等产业链。深化传统产业强链,围绕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等优势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培育认定产业龙头300家以上;推进产品、工艺、管理赋能,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推广“数控一代”示范产品100个,培育智能化标杆工厂、数字化车间15个,推动石墨烯、高分子化学等新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研发应用。改造提升一批小微产业园,推动铸造、石材、水暖、印染、电镀、石雕等行业集中集约发展。
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泉州将深化“泉企上云”工程,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整合提升若干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扶持发展一批软件、大数据、信息服务等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泉州软件园、EC产业园等10个左右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设立5G基站1万个以上,打造“5G移动+光纤宽带”双千兆城市。
在打造“泉州制造”高质量名片理念指引下,未来,泉州品牌将更加闪亮。
康涛表示,今年泉州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突出经济要稳、城市要聚、民生要实、机制要活,奋力作答“三个时代命题”,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更好完成收官任务,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快推动“五个泉州”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