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透视

着力增强创新能力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庄稼汉

□ 本报记者 全永平

在这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考中,福建省厦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体现了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如何进一步弘扬厦门特区敢闯敢试、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厦门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庄稼汉。他表示,厦门市不断健全创新机制,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全速发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不断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2019年,厦门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创新能力在过去一年中得到显著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推出创新举措15项,厦门火炬高新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7.1%。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左右,累计超过1900家。建立“三高”企业培育库,首批入库企业2079家;新增众创空间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新培育企业1500家。与浙江大学等16家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等5个新型研究院落地建设,同年,能源材料福建省创新实验室启动建设。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2.8个,国际专利申请占全省近一半。招智引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柔性引进人才5300多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1万人,引进留学人员增长25.1%。

如此闪亮业绩的背后,是厦门市对企业创新的全力支持,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并为企业提供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厦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创新创业生态。资料显示,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先后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培育高企”“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瞪羚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从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到龙头企业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厦门火炬高新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资格有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915家,较2018年净增140家,占全市国家级高企总数近五成,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加速聚集。此外,“火炬创新券”“创新新四条”等政策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市率先推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研发机构奖励等6项“免企业申报”政策条款,通过强化人才供给、优化驻区服务等举措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据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将以“三高”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遴选1000余家“三高”企业,通过加大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实力强、技术新、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企业。

厦门市营商环境以及政策支持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发展沃土。例如厦门火炬高新区,为企业智能制造升级的全周期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例如提供“问诊”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做好供需对接;具体方案实施环节,通过“智能制造十条”对企业进行资金补助。此外,还举办供应链平台专题等多种针对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服务活动,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

庄稼汉指出,厦门市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继续以创新引领发展,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新经济发展高地,并加快“三高”企业倍增发展。

2020年,在厦门市即将迎来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之际,创新已成为这座东南沿海城市的新标签。

庄稼汉说,今年厦门市将加快三方面建设,以强化人才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具体而言,一是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二是打造新经济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信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环东海域新经济产业园,持续壮大新材料、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加快“三高”企业倍增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等。

庄稼汉表示,厦门市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信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在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12大领域平台发展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环东海域新经济产业园,持续壮大新材料、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经济载体,促进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新经济发展高地。

2020-05-28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庄稼汉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675.htm 1 着力增强创新能力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