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透视

做大绿色产业 建设富美新南平

——访福建省南平市市长刘洪建

□ 本报记者 全永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福建省南平市作为闽北山区,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坐拥绿水青山优势资源,如何转化成金山银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平市市长刘洪建接受了记者采访。据刘洪建介绍,近年来,南平市选准做优现代绿色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七大绿色产业,积极探索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17年,《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出台,南平市提出做大做强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

在发展绿色产业理念的引领下,南平市着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打造绿色专业园区、创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等,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绿色制造正成为推动南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南平市淘汰传统落后低效产能,壮大特种汽车、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提升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新型轻纺、新型建材等传统制造业。2019年绿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南平市规模工业比重达86.1%,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97.8%。

在打造绿色专业园区方面,南平市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重点打造南平工业园区林产化工循环经济园、邵武金塘园区、浦城浦潭生物园区等专业园区,加快完善园区专业污水处理、危废固废处置等基础设施及职工公寓、文体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2019年共13个园区、34个项目列入福建省省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工程包,闽北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特色载体,荣华山产业组团、邵武金塘精细化工园入选福建省省级绿色园区。

在创建绿色制造体系上,南平市开展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的创建工作。建阳武夷味精谷氨酸绿色制造集成技术项目、圣农发展(浦城)的圣农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和福建永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含氟系列高新材料项目列入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示范项目,建瓯利树年产30万吨白木浆挂面纸生产线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福人集团邵武木业、圣农食品、圣农发展(浦城)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永晶科技等11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名单,2家企业入选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7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圣农集团是横跨农牧、食品、冷链物流、投资、能源/环保、配套兽药和疫苗七大产业的中国白羽肉鸡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传统的生产废料废弃物不仅没有污染环境,还变害为利成为企业收入的一大来源,真正实现了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2019年,圣农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26.08%;实现净利润比增171.85%。

南平市致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南平工业园区林产化工循环经济专业园、邵武市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元力活性炭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7个项目列入省级节能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8家企业入选省级节水型企业。32家企业完成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并与省平台联网。

刘洪建指出,以发展七大绿色产业为主轴,南平市积极探索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以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指挥棒,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实现机制上不断创新突破。

“水美经济”是一张绿色新名片。借助一片片全新打造的亮丽水景,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国龙舟公开赛、全国郊野钓鱼大赛等相继举办,“商、居、文、游”一体的水岸经济快速崛起,亲水旅游、康体疗养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迸发。

为解决“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问题,南平推出了“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起,南平市按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要求,由政府统一授权使用公用品牌。浦城大米、政和白茶、建阳橘柚……这些来自南平的优质农产品现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武夷山水”。

2019年,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的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和仁山橘柚生态果园被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公用品牌,村民们在党支部和党员带领下,不仅种植了1000多亩的葡萄,还发展了300多亩优质橘柚,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橘柚生态果园,仅2019年就带动村民增收310万元。

挖掘本土优势、发展绿色产业,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建阳区水南村曾是个软弱涣散村,一度连续四届选不出村支部书记。在结对共建机关支部的指导下,村里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从“选谁当干部”引导到“选谁干事业”上来,从本村致富能人中选出党性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蔡东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准一个带头人、找准一个发展思路、筹措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个管用机制、发展一个特色产业的“五个一”机制,村党支部引领村民在做强葡萄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茶旅新业态,软弱涣散村变成了乡村振兴样板村。

2019年以来,南平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绿色发展,创新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推动市县乡机关党组织与1635个村级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联谋绿色发展、联治人居环境、联创活力支部。疫情防控期间,深化拓展至“机关联社区、联企业”,让党旗在防控一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刘洪建表示,南平市将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不动摇,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为建设富美新南平而不懈奋斗。

2020-05-28 ——访福建省南平市市长刘洪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673.htm 1 做大绿色产业 建设富美新南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