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推动了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目前,区块链已由金融行业延伸至物联网、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有能力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区块链技术衍生的新经济潜力巨大,区块链技术能够助力智慧政府建设,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并将重塑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为构建信用社会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必将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智慧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进一步破除政务“数据孤岛”、政务数据资源碎片化、政务发展不均衡、政务协同缺乏互信基础、城市数据监督不到位等“顽疾”,提升政务信息化发展水平。
檀结庆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块链产业尽管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且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板块,但现阶段区块链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实力偏弱、人才缺乏、信息不通等问题掣肘了整个区块链生态圈的建立与完善,规范有序的区块链外部环境尚未形成。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为此,檀结庆提出以下建议:
——借助国家编制“十四五”规划的窗口期,明确出台全国性的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从底层技术标准、中层产业应用开发和顶层制度设计三个维度,统筹做好全国区块链技术、产业和监管三维一体的战略规划体系,既使区块链技术有能力推动我国智慧政务和诚信社会建设,又能帮助我国抢占未来全球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话语权,从技术和产业层面更好地保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设立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一批优秀区块链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培育若干区块链行业的准独角兽企业。
——研究并推出区块链应用示范方案,选择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开展区块链应用示范,推动若干政务示范“链”建设,如司法电子存证平台、交通存证平台等。
——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规划引导、产业集聚等有形和无形之手,将全产业链条的区块链企业集中在一起,广泛聚集区块链产学研等创新资源,打造生态圈完整的政务区块链示范园,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智慧政务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同步提升。
——培育正确的区块链思维。当前,社会各界对区块链技术仍存在认知方面的误区,并伴有“万能论”和“妖魔化”两种极端倾向。有关部门应通过主流媒体更多更深入地报道区块链技术,引导全社会对区块链技术形成正确认知,最大限度地形成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合力。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法治建设、行业自律建设等实现区块链行业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