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为中小学生 松绑减负 ——访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

□ 本报记者 丁 南

□ 陈宏心

36年前,福建55位企业负责人联合署名的“松绑”放权呼吁信,吹响国有企业改革的号角。从此,企业逐渐摆脱“束缚”,走上放权搞活、自主经营的改革发展之路。

今年的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领衔提交了一份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截至记者采访时的5月20日零时,这一提案已获得5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署。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当天,这一提案共计获得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陈义兴、湛如、曹晖等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

身为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的吴志明持续关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他说,“减负减了20多年,中小学生的书包却越减越重,睡眠时间却越减越少。中小学生体能日益下降,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他表示,2017年全国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应政协委员建言时指出:基础教育减负要常抓不懈,直至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教育减负,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负担还是“愈减愈重”。他认为,囿于陈旧的育才观念、落后单一的学校考评规则、日益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减负政策措施,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落地,“唯分数论”现象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学率、名校录取率、搞成绩排名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是时候适度调整一下教育指挥棒的方向了。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吴志明建议尊重教育的规律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师资投入,抓住牛鼻子,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

为确保提案内容客观反映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愿望,从4月初起,吴志明就先后深入福州、宁德、平潭等地调研,倾听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意见建议,不断深化论证打磨,百易其稿,臻于完善。提案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的积极呼应,联名为孩子健康成长鼓与呼。

2014年恰逢国企“松绑”放权30周年,福建省30位企业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提出建言倡议。当年7月8日,30位企业家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对福建企业家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

吴志明希望这份提案,能像36年前的国企松绑放权呼吁信一样,让中小学生重现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020-05-27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451.htm 1 为中小学生 松绑减负 ——访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