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赣州市崇义县坚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按照“生态产业化、发展融合化”思路,着力推进生态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截至目前,全县生态产业生产总值突破55亿元,生态经济贡献值超过60%。
——坚持四级联动,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县建三产融合示范园。投资3.5亿元建设北麓湾三产融合示范园,2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创业,成为夜间经济消费区和网红打卡胜地。乡建三产融合服务站。设立乡镇三产融合服务站,搭建政企农直通服务平台,推动零距离互动对接,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村建农企利益联结服务点。在村一级创新推行“四保四分红”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全县三产融合受惠农民达6万余人,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企建电商营销平台。扶持引导企业建立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开展线上商业活动,齐云山公司2019年实现线上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聚力延链加工转化,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效益。做长种养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南酸枣、刺葡萄、高山茶等长线产业和大棚蔬菜、生猪养殖等见效快的短期产业。全县建成竹木140万亩、南酸枣30万亩、高山茶2万亩、刺葡萄1万余亩。做强加工转化增值链。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水平,促进产品转化增值。新培育中竹石墨烯、益佳木业等竹木精深加工企业,竹木业年产值达34.2亿元。做深农旅融合增收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建成上堡梯田、君子谷野果世界、良田冷彬花海农旅融合景区。2019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6亿元。
——做强品牌市场营销,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动能。擦亮产业“金字招牌”。发挥崇义“高山富硒”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先后获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产品27个、“中国著名品牌”1个、江西著名商标5个。推动产销精准对接。组建崇天然食品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设直销店。开发“云上崇义App”,推进一键开店、聚合支付、直播带货,做好营销文章。强化智慧物流建设。积极对接市场前沿,打造“快递、电商、物流”等新动能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产业园。齐云山酸枣糕、君子谷葡萄酒、崇义高山茶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助力产业融合快速发展。推进研发创新。深入开展院企合作,建成刺葡萄、南酸枣、高山茶等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农业技术联盟8个,南酸枣种植技术获省级以上奖励5项、国家专利34个。优化科技服务。构建县、乡、村(基地)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技术。强化金融支撑。设立生态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基金,推行“1+N”涉农资金整合方式,创新“产业融合信贷通”金融产品,发放农业产业发展贷款60多亿元。
(崇义县委改革办、三产融合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