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瞭望

打好改革攻坚战 加快疫后重振

湖北推出一揽子184个改革项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湖北和武汉更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

随着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在疫情防控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的同时,打好改革攻坚战对加快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至为关键、尤为紧要。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湖北省委及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把疫情防控的精度、疫后重振的速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有机统一起来,推出一揽子184个改革项目,狠抓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改革,扎实推动湖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在新时代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

解决事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以解决疫情发现的问题为突破口,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实施公共卫生强基创优工程、核心能力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报告等六大能力建设,塑造保障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框架体系,切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刀刃向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店小二”式精准服务企业机制,推进湖北自贸区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优化生产力布局,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更好发挥武汉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发展。

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健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换机制,推进校区与园区融合发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确保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持续实施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五年行动计划,确定10个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其中包括19个重大改革项目,力争在推进中央全面开展的改革中有亮点,在实施中央在湖北的改革试点中有经验,在组织基层改革自主探索中有突破,不断增强湖北改革特色,努力打造湖北改革新名片。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坚持长江大保护,推进三峡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作体制机制,完善汉江中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两山”转化制度,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在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探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强综合整治,促进城市管理全覆盖、法治化、智能化、标准化。

在民生领域改革方面,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心的改革,推进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切实拧紧责任螺丝,强化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工作职能,强化改革专项小组的改革先锋和主力军作用,坚持和完善重大改革项目领导领衔制,各级领导不仅要挂帅、还要出征,切实推动改革往难点攻、往深里走、往实处落。

增强激励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大胆试大胆闯、敢尽责善担当,为改革干部撑腰鼓劲,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各级干部的改革创新积极性。完善“湖北改革奖”评选办法,大力表彰改革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崇尚创新、勇于改革的社会氛围。

(本文由湖北省委改革办改革综合处提供)

2020-05-25 湖北推出一揽子184个改革项目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357.htm 1 打好改革攻坚战 加快疫后重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