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明友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毋庸置疑,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刻不容缓。2019年10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笔者研究中医中药长达50年,在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了许多中医奥秘,建议国家对民众的寻医问药进行一些常识教育,使民众的求医问药少走弯路,这样每年还能为国家节省一大笔医疗费用,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笔者是学西医的,早在临床实习用药时,就发现了西医用药的毒副作用很大,于是开始研习中医,试着开中药处方治疗,发现效果很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根据现代人不断产生抗药性的现实,着眼于现代中药材栽培的多、野生的少、饮片加工又不按传统炮制等使药材有效性降低的事实,坚持自己上山挖药、自己吃药、试药,重新找出治疗现代各种疾病的用药力度,更明显的体现出了中医中药治疗现代病的优势——康复速度快、疗程短、费用低。
在50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有90%以上的患者对癌症的检查、治疗没有常识,看病求医完全是盲目的。患者没有求医看病的常识,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有责任向患者做详细的介绍,包括各种检查、各种治疗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利弊关系,都应该让患者知晓并斟酌。现实工作中,好多医生顾及不到这些,这是亟待提高的。
西方发达国家对癌症的确认首先是不做病理切片的,如果没有发现扩散,在能开刀切除的情况,将肿块切下来,再做病理切片,这样的手术成功率就比较高。对开过刀和不能开刀切除的所有患者,一般只做一、二次放化疗就不再做了,让患者休息,去旅游,所以癌症患者的5年成活率在70%以上。这么好的先进经验值得全世界学习。
中医在传承的基础上,要重在探索创新,不然中医会没落消亡。我们要着重研究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从平时的临床实践中找到能快速杀死各种细菌病毒的特效中草药;二是要在临床实践中继承传统并探新路,为治疗各种疑难病攻关克难,找到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特效药;三是针对现代人普遍产生抗药性,现代药材栽培的多、野生的少,而且加工配制又不讲究传统与地道的问题,研究现代人开方用药的剂型、剂量;四是我们中医人自己要努力,自己要争气,要与时俱进,要时刻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难题攻关克难,不能轻易放弃。任何时候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只守住所谓的祖传秘方,必须加以提高。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医生,必须要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发现,不断提高;五是要重新在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治疗各种疾病的用药剂量。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多疑杂症,特别是癌症的治疗就过不了关。准确地掌握用药剂量,是快速治愈各种疾病的关键所在。方中的君药要增加增强,对大病、疑难病要综合组方治疗,使每个患者快速康复。不断提升我们中医中药的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医学。
传统的中药,通过继承发扬、探索创新,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是无穷的。加强中医药的挖掘、创新发展,是对民众健康的负责,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长沙市岳麓区雷罡诊所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