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治智库

用好大数据 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 王建红

防控疫情,不只需要“铁脚板”,还需要大数据。在此次疫情的应急管理中,无论是联防联控、人员排查,还是在协调各方力量、保障重要物资调配供给方面,大数据都有亮眼表现。比如,通过对城市间交通运行系统进行数据监测,了解疫情严重地区人群流动走向,查找疫情防控脆弱点和风险点,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争取了时间。

应用大数据,是把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支点。2019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今年2月初,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发展进行实时跟踪、重点筛查、有效预测,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疫情防控未获全胜,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对此,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分析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信息变化情况,查找潜在危险源,加强预测研判,提升以数据为支撑的应急智能预测预警水平和效能;加快多来源的数据整合,研究建设一个全国统一的大数据整合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地政府部门、各种企业、各种机构的碎片化数据,打破数据的“部门墙”和“行业墙”,以确保各种政府防控指挥、管理决策基础数据的完整可靠。同时,还要加快完善防控工作机制和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根据分区分级和人员流动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重点防控对象的可视化行为路线图,指导线下工作人员加大交叉点排查力度,进一步提升防控效能。

放眼长远,要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针对预见不足、缺少经验等短板,加快建设“重预防、重科学、强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大对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历史和当前应急管理基础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研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灾害事故趋势分析、应急预测、动态演化模型;加快建立大数据自动预警平台,设置医疗卫生数据重要监测指标,加快建立大数据应急物资管理平台等。

2020-05-1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6001.htm 1 用好大数据 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