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一个不能少” “一个不能掉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保障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基本生活底线

□ 王优玲 孙少龙 谢 樱

每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队。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实施多种形式的救助,兜牢民生底线。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对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各地不断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医疗帮扶救助,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基本生活底线。

“输血”特困人群

保障基本生活

四月的湖南,春光犹在。当记者来到村民何继忠家中时,他正拄着拐杖,认真练习走路。

家住湖南省江永县桃川镇大地坪村的何继忠今年48岁,12年前妻子病故,他自己也因患脑溢血而导致半身瘫痪,加上十几岁的一儿一女需要照顾,何继忠的生活一度陷入绝望。

全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在了何继忠74岁的母亲孔淑兰肩上。“孙儿小,儿子要照顾,生活难,越老越受累啊。”辛劳之余,孔淑兰不免叹息。

令人欣慰的是,一系列社会保障兜底措施让何继忠一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孔淑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家人每月可以领到低保金、困境儿童补助,每年还有贫困生助学金、临时救助金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救助补贴,基本上可满足一家人生活所需。

在国家精准扶贫款的帮助下,何继忠一家还告别了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土墙屋,搬进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曾经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一家四口,如今已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了,生活有着落了!”谈到未来,何继忠充满信心,现在他每天坚持拄着拐杖练习走路,希望快点好起来,早日做到自食其力,养活家人。

为引导和帮助贫困人口及其他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保险,助力精准脱贫,我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适当扶持,帮助他们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8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其中有1693万人已顺利脱贫。

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减轻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必须用社会保障兜底助力精准脱贫。

杜绝因病致贫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同乐村,牛延祥家的窗台上,月季花开正盛。去年他做了第二次直肠癌手术,现在康复得不错,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做一些村里安排的公益性工作。

“这次住院花了3万多元,报销比例有95%,自己只花了不到2000元。”67岁的牛延祥告诉记者,2013年他患上了直肠癌,当年做了第一次手术,这场大病让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

老人回忆说,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仅免交了农村合作医疗需要个人承担的260元,还享受到了先看病后付费的政策。

“换成以前,手术得先交3万多元的押金,我是凑不齐那么多钱的。”牛延祥说,“第一次做手术时,报销比例是75%,现在政策好了,有医保兜底,报销比例也提高了,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了。”

泰来县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367户、8952人。

2020-05-06 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会保障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基本生活底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5790.htm 1 “一个不能少” “一个不能掉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