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严打造假欺诈 筑牢资本市场诚信根基

□ 岁正阳

日前,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会议指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金融委十天内两次举行会议聚焦资本市场,所部署的工作都着重强调了严厉打击造假、欺诈等资本市场违法行为。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对上述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净化市场生态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但需要看到,造假与欺诈行为仍然频发,违法成本有待大幅提高,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手段亟待加强。

国务院金融委强调坚决打击造假和欺诈行为,正值有的中概股曝出涉嫌财务造假的丑闻之际。4月2日,赴美上市不足一年的瑞幸咖啡表示,公司于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这一事件对A股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是为投资者提供分析、研究、决策的基本保障,也是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指出,资本市场乱象干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判断,必须认识到打击上市公司造假和欺诈行为的迫切性。

“面对部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重典治乱,出手维护市场秩序,体现监管定力和导向。”《中国证券报》发表的评论表示,尤其是金融委会议提出“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要求,将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也正被从严监管。日前,监管部门公布多份监管措施决定书,12名保荐代表人、6名注册会计师及3名律师因科创板IPO项目问题被采取监管措施。

“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而强大的资本市场,绝不是一个不死鸟不断上演神话的股市,更不是欺诈造假无力惩罚的市场。”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从近期的政策信号来看,监管层既重视市场化,又重视法治化,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正在成为一个健康而强大的资本市场。

由此看来,如何使完善市场化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便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评论表示,严厉打击资本市场造假与欺诈违法行为,要用好用足新《证券法》,严格执法,提升监管威慑力。对严重违法行为必须重罚,甚至顶格罚款。此外,应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修订完善《刑法》有关规定,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及罚金数额标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完善与证券民事赔偿相关的司法解释,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降低中小投资者的维权成本。

可以预期,通过持续监管和精准监管,会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做真账,不做违法违规之事,以净化市场生态,夯实资本市场提质增效根基。

2020-04-2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5573.htm 1 严打造假欺诈 筑牢资本市场诚信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