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窗

我和我的“同桌”

□ 李艳玲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同桌的你》,当你听到这首歌曲时也许会想到学生时代的某个人,可是我听到这首歌曲时我想到了我的一个特殊小同桌——李可鑫同学,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和可鑫的故事。

可鑫是个11岁的小女孩,她患有唐氏综合征,由于患病走路不稳,说话不清晰,外貌也有些特殊。我和她相识是在2017年9月,我刚来到学校时就听说了可鑫的事情。由于身体有残疾不能进行正常学习,但是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和爱护她,她也逐渐地适应了学校生活。由于这个孩子比较特殊,所以平时就有意多关注一下她。

可鑫同学由于智力上有障碍,要求学会的知识是学不会的,但是我每次去他们班听课,她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表现得特别积极,我十分好奇。有一次,听课结束后我来到她身边,问她:“你举手回答问题,你会吗?”她说:“会啊!”接着我又问:“你会什么?”她笑嘻嘻地说:“老师说的我都会!”我也笑着说:“你真棒!你是不是想让我们看你的表现,喜欢你啊?”她听到我这么说,点着头开心地呵呵笑起来。我看见她幸福的笑容,虽然她的五官不端正,但是那一刻觉得这张脸看上去那么美。从那以后,我经常会和她聊聊天,在楼道和操场上遇到时就搀扶着她走,渐渐地她也愿意接近我了。如果我外出学习几天,回来后看见我,她一定会抓着我的衣服说:“你哪去了?我好几天没看见你了!”我也会笑着回应她说:“是呀!可鑫,我出差去了,也好几天没见你了哦!”有时候,我会给她带点好吃的,她特别开心。我穿件新衣服,她也会走到我身边,笑嘻嘻地对我说:“这衣服好看!”

去年9月11日,我去他们班听课,我刚走到教室后面,她就笑嘻嘻地拉着我让我和她坐在一起,因为她是一个人没有同桌,所以我欣然接受,就这样我和她肩并肩的坐在一起学习,我们成了“同桌”。在课上她有意地把书向我这边挪了挪,是怕我看不见书上的字,还不时地看着我。在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其他同学都在和同桌交流研讨,她转过头笑着说:“我喜欢你,你和我是同桌啦!”我也看着她说:“是,我们是同桌啦!你高兴吧!你要好好表现哦!”我发现,这节课她听得格外认真,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下课了,我们两个照了张合影,留作纪念吧。我看着她天真可爱的脸庞,在心里默默的祝福她:希望她未来的生活能多些幸福和快乐!我爱这个孩子,也得到了她的爱。下班后,我把当天的事情发到朋友圈里,朋友们都纷纷留言:教育离不开爱,爱每一个孩子才是伟大的……

去年10月末,可鑫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了,我听后很难过,我把可鑫叫到身边,她哭得很伤心,我为她擦眼泪,握着她的手告诉她要听妈妈的话,心里难过了就来找我。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个事情后,对她更好了,也对她更加关心了,希望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能渡过难关,快乐起来,健康长大。

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师生之间的这种爱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只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帮助。真心的爱可以温暖每一个孩子,愿我们做一个既能付出爱也能得到爱的人。

2020-04-2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5566.htm 1 我和我的“同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