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外卖配送规范 架起订送双方“信任桥梁”

□ 岁正阳

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外卖配送链优化升级,“无接触配送”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日前,浙江省地方标准《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发布,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年来,“互联网+餐饮”为大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外卖配送服务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配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体验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特别是外卖的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情。

浙江省出台的《操作规范》规定,配送箱应对人体完全无害;具有气密性、缓冲性、保温性、耐热耐低温等特性;内外表面应干净,无破损、无附着物、无油(汤)渍、泡沫和异味;每天清洗消毒,并给出了清洗消毒的方法。标准同时规定,配送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患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暂停配送;标准还对配送流程进行了规定,重点对食品打包、无接触配送、外卖封签做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对外卖封签的制作和使用管理给出了指引。要求平台记录订单信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3年。

业内人士表示,制定地方标准,主要为了引导浙江省网络订餐配送向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推动网络订餐配送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保障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浙江出台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很有必要。”《春城晚报》发表的评论称,通过制定地方标准,旨在引导网络订餐配送向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推动网络订餐配送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保障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法制网发表的文章认为,有了《操作规范》,可以使订餐者和送餐者遇到问题时更加理性,增加互信,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可以依照操作规范等进行处理,从而既可以保障订餐者的权益,也可以保障外卖送餐员的权益。

南方网从“外卖封签”方面入手,对《操作规范》的发布点赞,并提出落实好此项规范的建议:推广“食安封签”及实施“无接触”式配送,最大限度消除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监管和服务,强化入网餐饮服务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鼓励实施“无接触”式配送,切实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要坚持线上线下监管并重,充分利用互联资源平台,畅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配餐送餐各环节的“信息流”,切实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要强化外卖餐饮提供者、第三方平台、消费者、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安全保障格局。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浙江省率先为网络订餐配送立规矩,对于提升服务质量,保护客户正当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只有外卖从食材的采购到加工再到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规范了,才能让民众网上订餐更方便更安全更放心。

2020-04-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918.htm 1 外卖配送规范 架起订送双方“信任桥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