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元龙 蒋良明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东郊,素有“天府雄州”之美称。日前,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风险监测排名中,简阳城市信用由2018年的第347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52位。
据了解,近年来,简阳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创新开展“全民信用365”改革,紧扣重点环节、关键领域,注重协调联动、多点发力,坚持奖惩并举、全面渗透,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
如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简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简阳市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8亿元,增长8.3%、竞争力指数排名西部百强县第16位、荣登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第48位、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简阳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扣好“第一粒扣子”
创新政务诚信机制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第一粒扣子”。行政主体诚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社会主体的诚信建设,而公务员诚信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简阳市以打造政务诚信为突破口,出台了《简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简阳市公务员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简阳市公务员信用标准(试行)》,创新构建政务诚信机制。
在教育、司法、卫健、生态环保、行政审批、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及领域,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分层分类推进,将信用档案有效延伸到社会应用。并积极邀请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专家、著名高校学者、国家发改系统相关领导等到简阳市开展信用建设专题培训,以提高政府政务诚信水平。
聚焦公务员群体,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和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关于简阳市公务员信用,记者了解到,是指公职人员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及提升个人品德,获得公众信任、建立公共信誉的意愿、行为和能力。简阳市率先启动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研究,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预防、监管和教育相结合的政务诚信引导机制,通过对公务员的信用标准和信用管理,有力地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政府政务诚信水平。
在开展政府违诺失信专项清理中,市政府跳出“新官不要理”旧账的做法,分门别类,集中清理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账款3000余万元,并一一落实,此举得到了民营企业主的广泛好评,擢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优化了营商环境。简阳,已成为各地企业家看好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强化承诺践诺
让各类市场主体走正步
“一诺千金”。针对各类市场主体,简阳市强化采用事前承诺、容缺承诺、修复承诺和行业承诺的方式,为市场主体念好承诺“紧箍咒”,让诚信大行其道。
事前承诺。业主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环节和企业注册登记环节签订的信用承诺书,通过金信系统推送至“成都信用”网,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简阳市公示事前承诺7500余项。
容缺承诺。必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其它申请材料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经申请人出具在一定时间内补齐所缺副件的书面信用承诺后,行政审批部门启动审查程序,进行容缺办理。在已经受理的容缺事项76项中,已经办结3560多件。“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我们坚决不容缺受理。”简阳市行政审批局法规与政务管理科王雨科长说,“比如,今年我市一个加油站要转租,我们就没有容缺受理,因为这是特种行业,必须手续齐备合法,我们才予以接收。”
行业承诺。为维护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规范招投标行为,确保评标的公平、公正。投标人在投标前必须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签订《投标文件真实性和不存在限制投标情形的声明》,并与投标文件同时递交。评标专家在评标前必须签订《工程类专家评标承诺书》,对于不在承诺书上签字的评标专家,不得参加评标工作。目前,已经签订《投标文件真实性和不存在限制投标情形的声明》196份,签订《工程类专家评标承诺书》189份。
不仅如此,简阳市在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广使用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以国家和省发改委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意见为指导,推动环保、税务、生产、社会保障、食药安全、工程建设等20余个领域开展信用监管。
简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吴立平说:“在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实行量化分级制度,针对企业不同等级,实行不同频次监管,推进市场主体开展自身诚信建设。改变了过去部分业主的恣意妄为,让其从此不敢违法乱纪,从而规范了市场秩序,推进了行业自律,出现了所有企业都正步走的大好局面。”
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四川省民营企业“诚信百千工程”评选表彰中,简阳市多家企业获此殊荣。
注重提升个人信用
营造人人诚信好氛围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简阳市在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和念好企业承诺“紧箍咒”的同时,积极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拓展以社会保障、公共交通、教育、科研、金融、医疗卫生、身份识别、个人财产、通讯、邮寄快递和互联网等领域为重点,扩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出台《简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暨“全民信用365”宣传方案》。连续两年开展“守信讲责”主题演讲活动,充分借助“3·15”“6·14”“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契机,利用融媒体平台和车站、商超等场所全覆盖宣传,提升个人信用意识。
开展“最美工匠、最美医者、最美家庭、最美环卫工人”等30余个“最美”系列评选。以2019年9月“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成都·简阳)现场交流活动在简阳举行为契机,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将诚信建设纳入了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创建考核体系。
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司法公信建设方面,简阳市人民法院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为抓手,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惩治失信被执行人,强化执行公开和司法公信力,积极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截至2019年11月25日,先后传唤失信被执行人289人、拘传186人、罚款20人、拘留144人,LED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51人,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打击立案5件5人。经过执行震慑,221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案款786.59万元,平均结案天数降到71.55天,实际执结率达32.66%,5次被成都电视台等市级媒体跟踪报道,判决履行率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飙升。
近年来,简阳市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批事迹感人、品德高尚、群众认可的模范人物,先后有50余人被评为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成都市道德模范、成都好人。对评选出的个人、集体进行广泛宣传、表扬,以典型事迹感动人、带动全体社会成员重信、守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