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野

改革发展再“搭台” 奋发有为唱“大戏”

山西原平市聚焦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省级开发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革命、平台建设“五大主战场”,坚决打赢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财税改革、民生保障“五个硬仗”

山西原平市委书记李贵增(前排中)一行在新原乡唐林岗村调研芽接樱桃苗木

山西原平市市长马志强(前排左二)在开发区调研项目建设情况

□ 王丑龙 李晓薇 罗 楠

2019年的1月4日,山西省原平市迎来了新任市委书记李贵增。

自此,原平的改革创新翻开了新的一页。

“问政于民”找目标

作为忻州唯一的县级市,原平市各项工作如何走在忻州乃至全省的前列?原平应该有自己的战略定位。

2019年1月,原平市委发出1号文件,主要内容是开展以原平振兴为着力点,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破解改革瓶颈困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站在群众的角度想发展,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开展描绘蓝图的“市委问政”活动。

此次问政注重和强调3个原则——坚持群众导向,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作为市委决策的主要依据;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查找制约和影响原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坚持目标导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式包括召开问政会、调研问政、网络问政、信访问政和问卷调查。

很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直单位和各乡镇先后组织召开“问政会”,同时以市委发出的调查表为蓝本,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采取“口头问政”与“笔尖问政”两条线分别展开,这在原平历史上尚属首次。

2019年1月31日,农历“五九”第五天。原平市新闻办记者蔺红一行深入新原乡、村两级实地察访。在乡政府门口,笔者碰到唐林岗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午。这位担任村“两委”主干18年的农村干部浑身是劲,精神饱满。他兴奋地告诉笔者,唐林岗4100亩土地全部流转,全村家家户户在拿到流转金的同时,300多个劳力还能在流转的土地上“上班”,仅此一项全村增收240多万元。李中午建议市委在全市农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帮扶,通过乡村振兴让农民的腰包更鼓,日子更好。

柳巷村是离城一公里的城郊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村委主任岳小彪立足本村实际提议,一是充分利用该村的交通、环境和水利设施优势,由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农业合作项目,致富老百姓;二是实现城中村集中供暖,解决农村供暖和环境污染问题。上原平村以打造放心蔬菜、共享绿色生活、传递健康价值观为理念,出资注册原平市新绿园种植有限公司,带动村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每亩收益比之前多了400元,并提供了130多个就业岗位,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进一步发展好本村的绿色产业,支书武美龙建议要加强农民实用性职业技能培训,把农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提高致富增收能力。正在张村调研的新原乡党委书记马欣荣表示,新原乡位置特殊,承担经济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乡党委、乡政府一定要以“市委问政”活动为契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在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三农”、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谱写新时代的新原新篇章。

此后,市委书记李贵增、市长马志强多次亲自召开征集建议、诉求,寻找短板、问题的各种座谈会,还深入乡村与企业实地调研,用心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在大龙门、麻港等村调研整沟治理中,跟村干部一起现场讨论依托资源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特色,实现增绿、增收双赢的具体措施;在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指导搭建路网、管网等“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平台,改进服务作风,促进招商、助商、安商;与国网忻州供电公司洽谈搭建10千伏线路改建及电网提升合作平台。其他市领导和各系统、各部门、各乡镇纷纷开展“问政”“揭短”活动。市委通过虚心问政找准了招商招才、引资引项和加强基础教育、力解民生难题等工作目标……

注重找问题、激活力、接地气、重实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道于民,问智于民。原平的“市委问政”开启了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的“对话模式”,为进一步凝聚干部群众智慧、重振原平改革雄风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保障,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民情民意民需民智的大梳理、大起底、大动作,也是原平市委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底层互动的最具人气的创新之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搭台唱戏”再出发

“惊蛰”节气未到,改革先声夺人。

2019年2月1日,原平市委六届六次全作出《关于新时代推进“搭台唱戏”再出发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山水田园城市和人文智慧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人才兴市”战略,聚焦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省级开发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革命、平台建设“五大主战场”,坚决打赢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财税改革、民生保障“五个硬仗”,又一次吹响了催人奋进的改革开放战斗号角,“搭台唱戏再出发”七个大字也矗立在市委主楼前起一座铁牌楼上。

原平,是一片改革的土壤。1983年,中共山西省委选派年仅38岁的青年干部吕日周到当时还是县级建制的原平担任县委书记。当年冬季,全县即倡导并推行了声势浩大的“机关(集体)搭台,群众唱戏”大改革,一举激活了原平人自强、争先的文化基因。到第二年,原平已搭建起一批从事食品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建材业、运输业、商业服务、机械加工、煤炭生产、文化娱乐服务的“台子”,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与上年相比,全县工业利润增长126.77%,商业利润增长36.38%,财政收入增长29.22%,改革取得优异成绩。作家柯云路以吕日周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新星》,原平由此成为那个风云激荡、催人奋进的峥嵘岁月里一个辉煌、亮丽的时代符号。

作为新时代新起点上原平市改革创新发展的“掌舵人”,李贵增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市委六届六次全委会上,李贵增明确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初,原平的“搭台唱戏”改革模式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一次大胆探索,是农村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改革的本地化、形象化、具体化、特色化,成为改革开放的原平符号,成为当代原平人民最鲜明的时代标识。原平改革开放再出发有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烙印。

在这次会议上,李贵增先后连发20问:我们解放思想的自觉有没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强不强?开拓进取的精神足不足?担责认事的态度正不正?干事创业的能力够不够?谋划决策的水平高不高?调查研究的作风实不实?廉洁从政的自律硬不硬?我们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不能划定一小时、百公里经济圈,发挥好城市的吸附功能,扩大市场的辐射半径?我们富集多样的资源优势,如何发挥出来,实现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如何帮助铝产业拉长链条,解决好资源配置和降低成本的问题?外通内联的人才优势,如何才能转化为信息优势、科技优势、专利优势、品牌优势、招商优势?上级的政策优势,国务院批准山西省成为国家标准化综改试验省,并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我们认真研究过没有?原平作为全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市”,其中的政策机遇我们利用好了没有?李俊明书记分析忻州错过了四次发展机遇,我们有没有错过?错过几次?为什么机遇会和我们擦肩而过?我们思考过没有?在机遇面前,我们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精神准备、能力准备、物质准备?我们行囊里的工具能不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

这一系列提问和思考确实是振聋发聩。李贵增要求,“搭台唱戏”再出发,首先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关系问题,一是让政府“有形之手”回归本位,克服错位、缺位、越位思想;二是让市场“无形之手”决定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作为县市一级政府,为市场主体搭建好经济发展大戏台,主要是搞好公共服务。作为市场主角的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农民,如何唱戏,最起码要遵循市场规则,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马志强说,问题就是导向,是奋斗的出发点。当前,原平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为产业基础薄弱,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国有企业转型艰难,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开发区带动作用尚未显现;城镇化水平不高,产城融合不够,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还存在不少短板,乡村振兴任务繁重;营商环境基础脆弱,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驻的要素不优;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欠账多,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任务艰巨;创新驱动动力不足,有的领域改革滞后,新旧动能转换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很多干部的思想观念仍然不够解放,推动转型升级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原平要继续保持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工作状态,完善台账管理、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营造群策群力、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对原平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原平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办好每一件事情,绝不辜负广大干部群众的重托。

改革发展再“搭台”,奋发有为唱“大戏”。原平市的新时代“搭台唱戏”再出发是一场改革者跨越35年时空对话,是新时期原平市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深度谋划和重大决策,是对原平深厚文化底蕴的再挖掘,是对原平改革传统的再继承,是对原平改革品牌的再弘扬,是对原平改革内涵的再探索、再更新和外延的再拓展和再充实,更是全市50万干部群众又一次更为彻底的思想大解放。

策马扬鞭启新程

为使新时代“搭台唱戏”再出发起好步、搭好台、唱好戏,原平市委站在战略的高度,请贤能、出实招、破难题。

原平市委提出,新时代“搭台唱戏”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普遍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开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内容,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金点子”;举办了全市“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主题演讲赛。来自各系统、各单位的近60名选手,立足自身岗位,多角度阐释了对“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感悟。按照山西省委统一部署,全市组织1386名各级干部,分349个小组深入51个企业、493个村开展服务活动,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专利技术申报、乡村旅游、农村发展规划等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并激发基层掀起搭改革台、唱发展戏的热潮。

2019年3月6日,原平市召开推进新时代“搭台唱戏”再出发座谈会,邀请当年原平“搭台唱戏”改革模式的发起人和奠基者、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吕日周,为新时代原平改革发展把脉开方。

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教授实地指导,形成了“换思路,调结构,搞流转,抓重点,建平台,促发展”的调产思路,着重抓好制定别具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试点示范、招商引资、打造地标品牌、安全生产、资金激励、交易平台等10个方面的工作。

农业调产的主战场在农村,主力军是农村领头雁。原平市各乡镇在调产中,“搭台”各具特色,“唱戏”各领风骚。王家庄乡弓家庄村,采取“联合搭台”的办法,跟邻村协调共建,搭建1万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区,将现有大棚蔬菜基地面积扩大10倍;同时,依托山西农谷和山西巨鑫集团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使大棚上规模、品种上档次。大牛店镇上阳武村党支部依托浓郁的乡贤文化,发展本村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积极新建民俗博物馆,壮大文化软实力,并积极扶持已经订购新设备的民营洗煤厂上规模,掩埋电厂灰渣的环保项目正在进行环评。

解村乡于家沟村党支部突出“旅游兴村、杏园富民”,制订了打造全省一流的“旅游+赏花+采摘”三栖复合型千亩精品杏园质效提升规划,通过硬化林间游览路、新建停车场、农家乐文化餐饮园、旅游厕所等,大力改善旅游服务环境,并引进优质大杏晚熟品种,延长赏花与采摘期,使杏园品牌更具观赏性、更有魅力。地处城郊的新原乡太平街村党支部,设计出“搭台唱戏再出发”的“路线图”,一是将44多亩旧市场地块招商引资建设商品住宅楼,规划地下停车场和一层批零超市,由村集体经营;二是腾空农商贸城,设计启动“国学小镇”,内建中式民俗婚礼区、非遗传承展示区和国医岐黄养老区;三是对东区10.5亩土地办理相关手续后建设高标准、智能化的养老公寓,安置60岁以上老人入住,让他们颐养天年;四是将剩余地块择机启动“国学小镇”二期工程。分设国学启蒙教育区、杂粮文创产销区等主题区,一步步激活“闲置台”,唱活“商文戏”。

西山地区的轩岗镇、长梁沟镇、段家堡乡因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素有“聚宝盆”美称,但由于过度开发、私采滥挖,使得这一地区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广大干部群众在深刻的反思中逐渐转变了“聚宝盆”的旧理念,认真落实市委“生态立市”战略,下决心爱好、保护好这个地方,实行保护性开发、清洁性利用,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地复垦、火区治理。

市委提出了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审批最少、流程最短、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政府主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广泛开展了“问需求、送服务、助推转型升级”活动,紧盯企业需求,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先后召开了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暨“问需求、送服务、助推转型升级”推进会、山西铝业有限公司企业运行协调会、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就110千伏景明变电站新建工程、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工程、原平市城区10千伏电网提升工程等项目进行了沟通交流;围绕如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创优民企发展环境、吸引人才回乡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在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活动中,邀请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庞晓敏,现场为全市民营锅炉企业工艺技术人员做了《锅炉行业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专题讲座。

金秋原平,清风送爽,五谷丰收,瓜果飘香。2019年8月20日,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开幕。忻州市副市长安书田宣布大会开幕,原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志强强调,原平市举办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就是要发扬光大原平果商文化,扩大区域影响力,提升原平对外形象;就是要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推动合作共赢发展,再铸新时代原平果商新辉煌。来自世界20个国家驻华使节、300余名原平果商、200余名全国商界精英、200余位有关单位领导、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原平市4套班子领导参加开幕式。大会先后安排了果商采风及果品展销、果品基地采摘与康养服务中心考察、首届中国·原平赋能产业研讨会、果商研讨会、首届中国·原平面食文化节、共和国百位将军书法展、文艺表演、全国自行车邀请赛等11项活动。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原平果商走出家门,从凭着诚信赊欠水果赚钱到不辞辛劳与香蕉“共寒暑”,从业人数发展到4万多名,影响和带动着全国40多万人的果销队伍,业务以泰国、菲律宾等的香蕉、芒果、莲雾等热带水果的流通和经销为主,并在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和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承包土地300万亩,建设属于自己的水果直供直销基地,累计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销售格局,年销售金额3000亿元。原平果商始于同川梨区,兴于新发地,而享誉全国,当前已在国占内到水果批发、销售市场的38%份额,香蕉一项更是占到国内的70%以上。其中,3000原平果商在新发地市场经营着90%以上的进口水果和80%的香蕉,在中国果品营销界被称为奇特的“原平现象”。

入冬时节,马志强带领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大林乡土黄沟村、保城庄村调研脱贫攻坚、整村脱贫工作,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携手同心,做好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工作,圆满完成党交给的这项艰巨任务。在贫困户吴田亮家中,马志强了解到其2019年喂了3头猪时,非常高兴,鼓励他2020年争取多喂几头,多些收入。得知这一家孩子2020年就要考高中时,鼓励家长一定让孩子好好念书,有困难,政府一定帮助解决。

李贵增先后深入到民企100急诊平台、立科起重运输机械厂、原平钢铁有限公司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泰宝密封件有限公司,就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具体要求。李贵增指出,几个月的实践证明,急诊平台在为企业做好金融、人才、技术、法律四个方面的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要帮助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引进技术时要联系企业实际,充分发挥乡土能人的作用,试点先行,积累经验,把企业的事情办好。

春风化雨润大地,冬雪无言待晴空。原平的“搭台唱戏”再出发还将继续策马扬鞭向新程……

(本文配图由蔺红摄)

2020-01-09 山西原平市聚焦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省级开发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革命、平台建设“五大主战场”,坚决打赢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财税改革、民生保障“五个硬仗”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3361.htm 1 改革发展再“搭台” 奋发有为唱“大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