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区域观察

对接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安徽马鞍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稳定,呈现经济平稳、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 本报记者 张勋飞

安徽省马鞍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稳定,尤其是与江苏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等高对接,促进该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呈现产业协调发展现新格局,高质量发展催生新气象。

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马鞍山市开展“走进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在全省首创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正向激发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长,行业增长面77.8%。以马钢诚兴金属和安徽大翔废钢为代表的85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拉动作用较大,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4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提质量的主抓手,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集中攻坚活动。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1%,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部投资增长的主引擎。万石中欧智能产业园等20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华旺高端装饰等193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奥克斯智能家电产业园一期等102个项目竣工投产;商合杭高铁含山段、郑蒲港铁路等基本完工。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该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成式接轨南京、签订宁马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省开发区创新升级推进大会在该市成功召开。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德国汉诺威EMO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2019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该市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资源,设立半导体等4个专业招商小组,聚焦沪苏浙、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招大引强,该市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月兔智能家居、汉神机电等11个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成功签约;201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31亿元、增长8%。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该市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2019年完成财政收入28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019年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该市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25亿元,增长11.7%;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90亿元,增长6.8%,占全部贷款比重59.7%。2019年新增主板上市在审企业2家、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18家。

高质量发展催生新气象

转型升级添薪续力。马鞍山市加快智造强市建设,统筹推进“三重一创”,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取得新进展。智能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三大战新基地加快建设。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6个,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

创新驱动接续发展。该市扎实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以创新生态链条为高质量发展输送不竭动力。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招引培育一批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9家,驰名商标总数达18件。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首创“税务专家门诊”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涉企融资抵押登记24小时办结、电子营业执照办理银行开户、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网上申报。对标南京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率”均达100%。

新动能加速集聚。该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郑蒲港新区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成为第三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顺丰智慧创新产业园、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2019年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32%,增速比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高20个百分点。新企业加速孕育,新登记私营企业9772户。

2020-01-09 安徽马鞍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保稳定,呈现经济平稳、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3326.htm 1 对接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