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泰山“挑山工”精神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新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泰山“挑山工”精神加以创造性的诠释,赋予其新时代内涵,激活其蓬勃生命力、激发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 杨士杰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推进山东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确实需要弘扬和传承好泰山“挑山工”精神。当前,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问题,以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立足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好泰山“挑山工”精神
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的主旨就是要结合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泰山“挑山工”精神源于泰山文化、齐鲁文化,是泰山文化、齐鲁文化的重要表征,它同样面临在新时代的转化问题。
泰山“挑山工”精神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新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泰山“挑山工”精神加以创造性的诠释,赋予其新时代内涵,激活其蓬勃生命力,激发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体说来就是实现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民众基础,由小众到大众的转化、价值指向由生存坚守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化、主题实践活动重心由学习精神到落实行动的转化、影响范围由泰安到全省再到全国的转化。
泰山“挑山工”存在已久,从古代到今天一直都有“挑山工”活跃在泰山上,不同历史时期泰山“挑山工”为泰山文化的展现、泰山游客、泰山建设提供了各种服务,也留下了令人唏嘘的动人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泰山“挑山工”群体身上逐步凝聚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今天我们把这一群体身上呈现的精神品质提炼为“信念坚定、心无旁骛的执着追求;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坚韧品格;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的顽强作风;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卓越情怀”。这种精神是任何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的一种精神品质,更是我们新时代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品质。
追根溯源,感悟泰山“挑山工”精神创造性转化
不管哪个时代都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但是不能否认,如果深究泰山“挑山工”精神的缘起却发现它有其局限性。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沂蒙精神”等红色精神相比,泰山“挑山工”精神有其不足之处。每种红色精神都涉及广泛的群体,体现在千千万万的个体身上;每种红色精神都缘起于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关系着国家前途命运、事业兴衰。泰山“挑山工”精神相对而言涉及群体少,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小众存在。与“女排精神”“抗洪精神”相比,泰山“挑山工”精神也有其局限性。“女排精神”“抗洪精神”与国家荣誉与民众生命安全密切关联,他们激发起了全国民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热情和精气神。泰山“挑山工”精神更多地缘起于个人生活困境,更关注的是个人和家人生活改善和家庭责任。因此,泰山“挑山工”精神在影响程度上和影响范围上有所逊色。新时代我们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就需要考虑怎样实现泰山“挑山工”精神由小众到大众、由家庭责任到社会责任、由影响较小到影响广泛的转化。
精神现象本身的特性需要创造性转化。精神现象属于一种意识现象,从物质与意识关系角度看,一种精神能否长久存续并发挥引领、感召作用均依赖于物质载体是否坚实与丰富,没有了物质载体,精神也很难长久存续。因此,从这一点看,泰山“挑山工”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从过多关注挖掘和凝练精神内涵本身向提炼精神实质与保护、壮大“挑山工”群体并重的转化。当然,这里说的保护、壮大泰山“挑山工”群体并不是鼓励更多的人去从事“挑山工”职业,而是发现各行各业能完美诠释“挑山工”精神的先进人物、模范群体。
精神现象也是一种认识现象,从认识与实践的角度看,一种精神能否被人们所接受并传承弘扬,归根到底要看这种精神能否指导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归根到底要看这种精神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人们的行动,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行动自觉。因此,今天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需要推动从学习活动到践行活动的转化。
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需要实现泰山“挑山工”精神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问题。我们将面临更艰巨的国内发展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等。新时代完成新任务更需要弘扬一种“勇于担当、脚踏实地、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这正是泰山“挑山工”的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做了重要讲话,殷切希望山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这不仅是对山东干部群众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全国干部群众的殷切希望,新时代需要人人勇做泰山“挑山工”,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共筑中国梦。为此,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需要促进泰山“挑山工”精神从地域性传承弘扬到全省性传承的转化。
多措并举,推进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创造性转化
阐释好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内涵。实现泰山“挑山工”精神转化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阐释好它的内涵要义,增强泰山“挑山工”精神本身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方面需要用历史的眼光阐释泰山“挑山工”精神,从它与泰山文化、泰山精神的渊源上着手,理清它们的关系、说清它们的特点。这就需要集合全社会专家、学者的智慧,挖掘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历史意蕴,展现其历史厚重感。另一方面,需要用现代的眼光阐释泰山“挑山工”精神,从它与新时代的契合上、与民众当下的需求感受上着手,增添泰山“挑山工”精神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扩充好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群体基础。一种精神的群体基础越广泛、群体特征越突出,传承和弘扬会更顺利、更具引导力和影响力。一方面需要保护好原有泰山“挑山工”群体。我们要对正在从事或从事过挑山工作的群体进一步加大走访力度,深入挖掘好他们的感人事迹、精神特质的闪光点,并转化为文字、音像、视频资料;安排他们在闲暇之余在泰山“挑山工”精神展示场所,如泰山“挑山工”博物馆、泰山“挑山工”主题实践中心等分享挑山经历或演示挑山技巧;协调解决好泰山“挑山工”的实际困难,以保护这一群体。另一方面,把山东省各市各个时期致力于推动泰安各项事业发展的先进人物、模范群体纳入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群体范畴,扩大泰山“挑山工”指代范畴。这一切都需要做好新增群体的资料收集整理、事迹挖掘、宣传报道等工作。
开展好泰山“挑山工”主题实践活动。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确实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实践活动的效果,如何引导参与者真正践行这种精神、真正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因此,一是确保主题实践活动主旨的科学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深入剖析自身与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差距上、放在深入思考如何加快泰安发展上。二是确保形式的多样性和恰当性,避免活动单一或流于形式,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在统一组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各单位各团体结合自身特点自主选择主题实践活动主导内容。三是确保活动阶段的连续性和效力的持续性。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当前的选择更应该有连续性,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真正把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干部群众工作生活中,真正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谋划好泰山“挑山工”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近期计划与远期规划。例如在宣传推介上,一方面需要注意本地宣传推介与对外宣传推介的区别,采取不同的推介策略和推介重点,另一方面要制定当前宣传推介与长远宣传推介的计划。
人人参与进来,助推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一是将泰山“挑山工”精神内化于心。由感动感慨化为内在追求,不仅仅是赞扬、佩服挑山工的追求、品格、作风、情怀,更应该化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二是将泰山“挑山工”精神外化于行。由人浮于事化为埋头苦干,由拈轻怕重化为勇挑重担,由甘于平庸化为争创一流。做到知行合一,人人争当新时代的泰山“挑山工”,就能实现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就能汇集干事创业谋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泰安市工商联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