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开启“新街坊”行动 构建“熟人”社会

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创新典范城区居民自治模式

梅丰社区创意小公园开园暨中康艺术长廊启动仪式现场

□ 本报记者 叶仕春

□ 黄奕奕 郑杳勤

今年以来,深圳福田区梅林街道秉承改革再出发理念,创造性推出“梅林新街坊”居民自治模式,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无限生机和丝丝温情。近日,梅林街道被评为“2019年度深圳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

厚植艺术氛围

创意公园破土而出

梅丰社区华茂苑东南角地块位于福田区中康路和北环路交汇处,面积4674.35m,土地管理职责于2017年12月被移交至梅林街道。作为长期闲置近20年的地块,这里曾建过垃圾中转站,市容环境较为脏乱,多年来无论是建楼还是建设充电站等计划均遭到居民强烈反对。强台风“山竹”过后,树木倒伏严重,部分围墙倒塌,一些居民在此停车,市容更为混乱,引起周围群众强烈不满,稀缺的土地资源变成了众矢之的的“问题土地”。

梅林街道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为提升人民群众对社区环境的幸福感,创新推出“梅林新街坊”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居民自治模式,积极号召辖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员、社区居民以“新街坊”身份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来,纳百言,合千力。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梅丰社区的问题土地最终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公园,有力促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代表委员·新街坊”率先垂范。主动联系辖区人大代表、深圳未来+城乡营造学院负责人、原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黄伟文,交流梅丰社区创意公园建设意向。在其大力支持下,引荐梅林辖区非盈利机构——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协商确定通过非盈利的、开放性的、跨行业设计竞赛平台“小美赛”形式公开征集小公园创意设计方案,并邀请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南方分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自然保护协会、深圳雕塑院等相关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共同参与评审。

“社区居民·新街坊”共商共议。一是创新推出“工作坊”模式,搭建沟通互动平台。组织4次“工作坊”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设计师、社会组织、物业管理处和居民面对面,通过座谈走访、实地勘察,对公园创意设计、资金安排、设计方案征集、海绵城市建设、社区与公益机构参与、公众艺术参与等方面进行讨论。二是做足居民思想工作,组织居民参与工程监督。工程公示期间,接收社区居民意见建议5条,并及时作出回应;工程进场前,组织物业管理处、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通气会3次,取得周边居民支持配合。

“企事业单位·新街坊”参与共建。3月11日,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发布《小美赛第四期 梅林行动——如何用50万建设梅丰社区创意小公园》项目设计方案征集,共收到国内外22家单位响应,最终选定深圳市自组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为产生合力,梅林街道进一步激活辖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邀请辖区国有企业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代建单位,负责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项目于2019年10月1日进场施工,到12月底已全部完工并开园。

“社区党员·新街坊”引领助力。施工进场前,为快速清理施工空地停放汽车,主动联系辖区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党委,得到园区党委书记大力支持,释放120个夜间停车位供华茂苑车主停放。清理车辆过程中,由社区党委对个别不配合车主进行一对一解释,组织党员志愿者值守,坚持“只出不进”原则,仅用3天完成100余部车辆出场。施工过程中,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居民对文明施工进行监督,组织“义警”巡逻工地安全等。

“社区居民·新街坊”邻里共融。在梅林街道协调下,第5届“深圳公共雕塑展”于2019年12月在梅丰社区创意公园内举办,“家门口的活动”有力激发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发起“社区营造”活动,通过花草更换养护等发动居民自主承担起对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从小公园的自我管理扩展到社区其它事务的自治,真正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进而推动“梅林新街坊”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居民自治模式在基层治理中普及化。

激励全员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成典范

梅丰创意公园是中康艺术长廊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中康艺术长廊建设工程作为福田区“一街一路”项目,由梅林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等多个组织、机构、设计师及艺术家共同规划设计,旨在将中康路打造成环境安全且业态丰富的活力社区、反映历史人文特色的艺术长廊和连接塘朗山、莲花山的生态绿轴。

梅丰社区创意小公园的建成,事实上也是梅林街道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力佐证。

增强党建引领功能。在居民自治模式改革中,由社区党委牵头,注重党建引领功能,将社区党员培养成关注社区建设的“新街坊”,充分调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扩展党员活动阵地的同时培育党员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

完善社区议事平台。坚持群众为主体,创新推出“工作坊”模式,搭建了一个社区利益共同体的议事沟通平台,让居民从自身需求出发与专家、设计师面对面交流,凝聚了最大共识。

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提供广阔空间。过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侧重提案、监督,此次改革坚持代表和委员为先锋,参与方案设计环节,充分调动其链接社会资源的积极性,为代表委员履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激活辖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企事业单位为支撑,变“工程思维”为“设计思维”,发动辖区从事设计、建筑、生态的企事业单位、NGO参与社区共建,推动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进社区,激活辖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群众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项目全过程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最大限度听取群众诉求,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通过社区营造带动普通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极大提高了群众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共建理论

成就“熟人”社会

梅林街道对“梅林新街坊”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探索,是引导“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党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居民等社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担负起“新街坊”角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凝聚辖区自治力量,以最大力量打造梅林“熟人社会”。

在梅丰社区推出创意小公园的同时,下梅社区亦通过搭建“新街坊在行动”互助平台,凝聚“两新”党员等居民自治核心力量,迄今为止已组织近百次关爱行动。当邻居“线人”反映老人精神状态不佳时,小组成员与邻居随时到访安抚;当发现老人腿脚不便时,小组成员携带精美拐杖送上门。“新街坊”俨然成为社区居民的“新家人”,乱报警、邻里冲突等难题得以化解,代之出现的人间温情随处可见。

梅林街道负责人表示,通过“梅林新街坊”居民自治模式,社区温情日益高涨,代表民生项目的梅丰社区创意小公园最终得以建成并开园,已充分说明新街坊模式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下一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梅林街道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机制创新、思路创新不断完善新街坊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贡献梅林力量。

(本文配图由梅林街道办事处提供)

2019-12-31 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创新典范城区居民自治模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992.htm 1 开启“新街坊”行动 构建“熟人”社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