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厦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针对论文造假、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这就意味着,在职称申报中论文造假、在阅卷和监考中有不诚信行为,除要受到相应的处理外,还要被纳入“黑名单”,个人职业发展也要受到限制。
据介绍,此次检查和整治的范围包括剽窃、抄袭他人论文的行为,以及在他人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伪造、修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还有考试组织过程中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者在考试过程中参与作弊等行为。
近些年来,厦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教师职业信用档案,将教师信用与职称评定等工作挂钩,并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信用管理,还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从而建立起“立体化”的教育信用体系网络,做到让诚信者获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建立教师职业承诺制度。
厦门市还加强民办教育办学信用管理,要求及时收集民办学校、教育类培训机构及其举办者和负责人的办学信用信息,对获得政府表彰、荣誉认定、信用良好的,列入信用“红名单”管理;对符合负面清单情形,发放整改文书要求限期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并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现在,厦门市教育局已经明确了民办学校121项、教育类培训机构34项的负面行为清单,共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44所、白名单114所。(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