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伟涵
□ 胡世民 刘 余 罗 亮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挖各领域改革潜力,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在打造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党员“红细胞”“功能型”党组织等一批经典改革创新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多点发力:首创全市食品安全科教基地、打造大运AI小镇、构建“以老助老”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建设社区“微门户”,成效显著。其中,横岗工商联获评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示范单位,松柏社区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倾力打造“三最”城区
横岗街道着力打造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体制机制最顺“三最”城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横岗工商联荣获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示范单位,成为深圳市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家街道级工商联单位。
打造办事效率最快的营商环境,拉住资本的“脚”。将原来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124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集中到街道行政服务大厅,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在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横岗、园山街道眼镜企业服务中心,梳理出商标扶持、技术中心配套扶持、贷款贴息专项扶持、技术改造专项扶持等22项特色主题政务服务事项,打破行政区限,实现跨区通办。
打造服务水平最优的营商环境,拴住企业的“心”。制定街道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方案,深入推行街道领导挂帅——经科办统筹——工商联(商会)承办——工商联(商会)副会长以上单位包片行业服务的企业模式,切实为企业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今年以来共走访服务企业191家,收集企业困难问题85例,解决82例。同时,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更多名优精品。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先后组织举办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时尚眼镜设计师大赛和四届深圳十大时尚眼镜品牌大赛,共打造横岗眼镜品牌40个。
打造体制机制最顺的营商环境,牵住环境的“牛鼻子”。建立部门转办、督办、联动问题解决机制,完善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对重点企业的产值、出口等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出现20%以上负增长的重点企业,及时组织调研、了解情况,努力帮助企业平稳发展。目前,已对6家出现20%以上负增长的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并了解情况,协助企业出谋划策。
3朵“金花”悄然绽放
今年,横岗针对基层治理难题推出一系列“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列入龙岗区2019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库。
构建“以老助老”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横岗已投入854万元建成10个“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采取搭建“党员+医疗+康复+法律+便民”志愿服务网络、构建“1+1+N”智能化服务模式,即结合“李秘书”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1个线上平台+1个线下服务项目网络+N个社区日间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智能贴心服务。
试点建设麻地新村文明城中村。以打造“百家百姓共圆中国梦”特色文化品牌为核心,按照“双核引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引领文明创建),多点支撑(一学堂二中心三场所四景观)”实施路径,成立麻地新村文明美德学堂,依托六约物业麻地服务中心、“夕阳红日间照料中心”,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推动文明城中村试点建设全面启动。目前,麻地新村正在朝着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现代城市小区迈进。
探索建设社区“微门户”。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包括建设手机端“社区驿站”“社区舞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随手拍”“我有话说”“拍拍乐”“邻里圈”“圆梦台”等功能模块,实现畅通民意渠道,提升社区工作效能。目前,该项目已上线试运行近4个月,系统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如今,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依托该项目办理诸多事务,对项目给予高度好评。
松柏社区成为减灾模范
松柏社区把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列为“一把手工程”,加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资金投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综合减灾宣传和能力建设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纳入中心工作,变“单线主导”为“社区推动”。由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整合社区资源,变“单兵作战”为“搭台唱戏”。社区党委常态化召开社区减灾工作会议,开展系列安全知识进小区活动,并建立社区应急状态弱势群体保护机制,切实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抢险救灾能力。密切邻里关系,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充分利用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号召业主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提高参与度;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防灾减灾的支持率和知晓率。打造重点区域,变“模式化”为“特色化”。
不忘初心谋发展,改革开放再出发。横岗街道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国家战略部署,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啃硬骨头”,担负起新时代重任,推动横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