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察

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需要过“五关”

城市拥堵、停车、环保、管理、部门协调等难题均需破解

□ 孟凡兴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整体呈现下行态势,汽车企业产销量同比双双下滑,居民汽车消费意愿持续低迷。为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的具体举措。这一政策随即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众多因限购政策而长时间无法购车的群众热切期盼相关政策举措能够尽快落地。

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政策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汽车已经成为提升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的必需品,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购车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全国汽车行业整体下行的态势下,放宽或取消限购是当前提振汽车消费见效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仅北京目前普通小客车及新能源汽车排队摇号人数就达到370万,占2019年前10个月国内汽车总销量的1.8%,数量非常可观。

但自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政策发布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及海南省等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地区中,仅贵阳市完全取消了限购政策,广州、深圳分别增加了2019年~2020年的部分小客车增量指标,其他城市在限购政策方面暂未出现松动迹象,这不免让限购地区部分群众大失所望。实际上,这些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地区普遍面临着人口密度高、环保压力大、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推动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的政策落地仍需要过““五关”。

一是“拥堵关”。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一般人口密度较高,且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开车出行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刚性需求。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限购城市汽车保有量均已超300万辆,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大量汽车涌入城市道路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市人均通勤时间88分钟,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广州等地交通拥堵情况也不容乐观。

要将放松汽车限购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首要解决的是汽车保有量增加而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与世界国际大都市相比,我国主要城市的地铁分布密度(城市地铁总里程/城市面积)还存在不小差距,纽约地铁分布密度约为北京的12倍、上海的4.5倍。只有不断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才能降低汽车使用强度,对冲因放宽或取消限购而带来的交通拥堵压力。

二是“停车关”。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些城市原有的停车配建标准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停车难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甚至一些二线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据统计,北京全市停车位总数为427万个,停车位缺口达137万个,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夜间停车位紧张的矛盾更为突出。一些私家车违规停车,占用路边自行车道、堵塞消防通道等新闻屡见报端,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和居民安全。

如果无法闯过“停车关”,即使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城市居民也会面临“有钱买车”而“无处停车”的新难题,政策为居民带来的获得感将大打折扣。为此,城市在停车位挖潜方面必须下一番“绣花功夫”。一是要摸清家底,全面开展停车资源普查,对小区及周边可停车区域进行科学规划,规范居民停车行为,避免乱停乱放带来的地面停车资源浪费。二是推进小区居住车位和公共建筑车位错峰共享,缓解小区夜间车位紧张的矛盾。三是在有条件的区域加大立体停车位建设力度,加快停车信息化系统建设,以新技术、新手段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是“环保关”。汽车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有关部门的监测分析,城市空气污染物中80%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以及90%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来自汽车尾气。目前,经过环保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汽车限购政策松动后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会对城市空气污染防治带来更大压力。

同时满足放宽汽车限购和加强污染防治两个目标,看似互相矛盾,实则有路可行。一是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探索优先放宽或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提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二是稳步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倒逼汽车生产企业关键技术的转型升级,减少有害尾气排放。三是提升燃油品质,通过改进工艺等方式降低传统汽柴油中硫等元素含量,同时大力发展乙醇汽油、氢能源等清洁燃料,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四是“管理关”。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不仅要“放得开”,更要“管得好”。要积极应对放宽或取消限购而对城市交通体系带来的挑战,不仅要依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招”,还要依靠优化道路交通管理的“软招”。当前,城市道路上一些违规变道、强行加塞、占用公交车道、不按交通标志线行使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交通秩序,必须通过树立精细化交通管理理念、提供精细化交通管理服务,充分利用好现有道路设施资源,提高交通体系运转效率。

开展精细化交通管理,一是要规范道路交通行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探索鼓励群众自发视频举报道路违法行为,提高驾驶人规范驾驶、文明驾驶意识;二是要引导合理使用汽车,加强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比如扩充地铁站附近的停车设施,引导居民通过私家车与公共交通相配合的方式出行;三是实施更加精细化的限行政策,探索在中心城区征收拥堵费等管理方式,合理引导车辆流动,缓解人流集中区域的交通拥堵。

五是“协调关”。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看似是城市交管部门的职责,实际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到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协调配合才能将政策真正落实好、落实准。汽车限购政策一旦放松,城市管理的压力必然会骤然上升,为相关部门带来大量新增任务,仅靠交管部门一家之力难以协调各方推动政策落实。

要过“协调关”,需要在城市政府层面建立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涉及的交管、发改、城建、环保等部门工作力量,凝聚合力、步调一致,合理把控政策实施节奏,既不能迟迟没有实质进展而令群众失望,也不能追求尽快放宽限购政策而忽略其他方面承载能力,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沟通衔接,才能最大程度上释放政策效能,为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2019-12-23 城市拥堵、停车、环保、管理、部门协调等难题均需破解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676.htm 1 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需要过“五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