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欧洲资本加速进驻促东莞“蝶变”投资热土

截至今年10月欧洲到东莞投资的企业共有270家,累计吸收外资达778亿美元

作为东莞“四位一体”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山湖要建设成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成为东莞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成为珠三角乃至全中国产业转型的科技中心,为广东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提供示范。

□ 本报记者 喻 健 刘 琴

12月5日~7日,2019年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广东东莞举办,众多欧洲优质资本和企业齐聚一堂,东莞与欧洲合作再上新台阶。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业态在此成聚集之势,东莞正从“世界工厂”蝶变为全球资本青睐的投资“热土”,城市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本次交流会紧扣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欧投资合作主题,介绍广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探讨广东与欧洲的合作发展商机和重点合作领域,诸多欧洲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众多广东知名企业高层出席。除了开设“走进德国”经贸投资交流、5G产业合作与未来展望、深化粤欧开放合作等专题外,还组织与会人员到华为欧洲小镇、松山湖科技城、海斯坦普汽车组件(东莞)有限公司等地实地投资考察。

粤欧交流成绩显著

东莞借势发力

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是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粤欧双方为进一步扩大贸易合作,提升双向投资规模和层次,深化科技创新合作的一项重要活动。

该活动自2017年开始举办以来,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2017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现场签约15个重点项目,金额超8亿美元。2018年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13个欧洲国家共900多位嘉宾参会,356家粤欧企业聚焦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绿色环保等多个领域,现场展开一对一洽谈交流,58家与会欧洲企业和机构代表赴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市和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对接交流。

据广东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粤欧双方实现进出口总额9174.3亿元,同比增长6.3%,占广东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4.2%;其中出口总额为6970.8亿元,同比增长5.6%;进口总额为2203.5亿元,同比增长8.6%。广东实际利用欧洲投资125.7亿元,同比增长138.6%,其中实际利用德国投资超过48亿元,同比增长2390.3%。广东对欧洲实际投资2.3亿美元,占全省对外实际投资1.7%。今年1月~9月,广东与德国、英国、荷兰、法国分别实现进出口额1422.7亿元、925.3亿元、859.1亿元、6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0.3%、7.7%、11.4%,增速喜人。

广东是欧洲在中国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东莞作为2019中国(广东)-欧洲投资合作交流会的举办地,与欧洲经贸合作具备优越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2013年底,始发于东莞石龙的中欧班列开通,开启了中国广东珠三角地区与欧洲之间的陆上贸易“直通车”,成为东莞甚至是广东与欧洲贸易的大动脉。截至今年10月,石龙已累计开行国际班列531列,货运量达34.3万吨,货值超过163亿元。“东莞制造”正加速走向世界。

近年来,东莞与欧洲的交流日益密切。去年9月,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率东莞代表团赴英国、德国和乌克兰欧洲三国开展系列科技经贸外事活动,旨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深化东莞与欧洲先进国家合作交流,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今年8月,东莞市市长肖亚非带队赴俄罗斯举办了2019中国(东莞)-俄罗斯(圣彼得堡)经贸科技交流会,致力于拓展东莞市与圣彼得堡市开展高端人才引进、产能合作。近期,东莞在引进国际创新项目中更是动作频频,从欧洲大陆、英国到硅谷,从“demo day”路演到项目培育的种子计划,不断搭建资源链接桥梁。

截至今年10月,欧洲来东莞投资的企业共有270家。已累计吸收合同外资17.3亿美元,占全市1.8%;累计吸收实际外资15.1亿美元,占全市1.9%。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莞投资项目65个,累计吸收外资778亿美元,创造了中国4.4%的进出口贸易。在赴欧洲投资方面,截至今年11月,东莞投资欧洲的项目有24宗,中方投资总额6699万美元。

外向经济无缝对接

全球资本加速聚集

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曾引进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流传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传说。如今东莞正由“制造”向“智造”快速“蝶变”,产业聚集效应正日益彰显,全球资本正在此加速聚集。

30年前,来自瑞士的世界500强企业雀巢集团在东莞设厂,打开了东莞对外经济开放格局。东莞也由此打开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先河,诺基亚等随后纷至沓来,逐渐成了全球资本青睐的投资热土。据东莞市商务局统计,从1988年至今,东莞共引进了86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每年引进2家。截至目前,仍在东莞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44家,65个项目已累计投资45.8亿美元,涵盖了电子信息、食品饮料、零售、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今年以来,世界500强企业布局东莞速度稳中有升。目前,东莞经贸合作网络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突破1.3万家。

改革开放以来,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以制造产业立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国际制造名城,同时,也奠定了东莞外向型经济基础。如今,东莞成为全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城市,在创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向型经济给东莞智能制造提供了有效的链接。进入创新全球化时代以来,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增强,东莞“智造”在全球技术创新链接及高端辐射方面优势正在凸显。

目前,东莞拥有工业企业17.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39个工业门类中东莞就有36个,形成了涉及6万多种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综合配套率超过90%。东莞的华为、O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六,全球每4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东莞。

今年,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坚持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东莞,再次肩负起改革探索的重任。东莞这座国际制造名城成为“急先锋”,将为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探路。

厚植营商沃土

东莞蝶变起势

东莞凭借着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众多投资企业的首选地之一。海外实力项目的加持,更高层次的人才、科创资源加快聚集,使东莞成为更多新兴欧洲企业的投资“热土”。而外贸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背后,是东莞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2017年12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实体经济这条主线,聚焦优质外资,聚焦世界500强企业,聚焦总部经济,聚焦研发创新,提出扩大关键领域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广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018年,东莞被确定为广东省四个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聚焦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又与时俱进地制定出台“外资十条”修订版,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急需短缺”,重点围绕基层和外商在市场准入、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核心关切,在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领域、加大利用外资财政奖励力度、加强用地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重点园区吸收外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务实管用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外商在广东投资的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

目前,广东全省超过99%的外资项目以备案方式准入,基本实现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并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投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和解决外商合理诉求上,建立了与大型跨国企业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依法依规为外资企业协调办理有关问题。同时,着力优化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制订出台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将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7类人才纳为服务对象,并稳步推进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建立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迄今为止,广东已出台了“外资十条”“实体经济十条”和“金融十条”等多项政策措施,为内外资企业来粤投资发展创造条件、保驾护航。为鼓励和引进更多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总部型企业,广东省今年对2004年《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广东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型企业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当前,广东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高端经济要素的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未来,一大批海内外优质资本、优秀企业将在东莞集聚,海内外各类商业文化将在东莞交融,谱写华丽篇章。

(本文配图由东莞市委宣传部提供)

2019-12-10 喻 健 刘 琴 截至今年10月欧洲到东莞投资的企业共有270家,累计吸收外资达778亿美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2045.htm 1 欧洲资本加速进驻促东莞“蝶变”投资热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