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保明
□ 任阿龙 丁亚军
这是一场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蓝天绿地”攻坚战。
这是一项从城镇到乡村直至覆盖张家口市全境的重大民生工程。
近几年,河北张家口市立足“两区”建设,持续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创造着造林绿化的空前奇迹。
进入首都“两区”时间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境内桑干河、洋河、白河、黑河注入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市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张家口要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路子。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规划》提出,到2022年,首都“两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地表径流量与出境入京水量减少的态势得到基本控制,水源涵养功能逐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较大改善。到2035年,全面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
根据《规划》,张家口将结合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条件,构建以绿色发展主轴为柄、两山(脉)两水(系)为骨、山体森林和草原湿地为屏的首都“伞”型生态环境支撑格局;坚持统筹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大力推进系列水源涵养工程,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提高向首都输水能力;大力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持续提升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固碳释氧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
张家口还将重点发展冰雪经济、新型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特色农牧等产业,推动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当地经济发展互促并进。
持续开展绿色攻坚
张家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重点做好“增、减、压、转”四篇文章。
所谓“增”,即造林增绿。坚持工程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造林。近年来,张家口市以每年100万亩以上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2018年完成造林绿化601万亩,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同时,启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原则,对退化草原进行修复治理和巩固提升。
所谓“减”,即治污减排。张家口市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执法措施,重点企业全部实行自行监测和在线监控。2013年以来,累计清理“散乱污”企业1723家,减排二氧化硫3.37万吨、氮氧化物5.67万吨、烟尘3.9万吨,大气质量长期保持京津冀地区良好水平。
所谓“压”,即压采地下水。张家口市全面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4年行动计划,在坝上地区着力压减水浇地,今年坝上地区实施了20万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旱作雨养和20万亩马铃薯轮作试点,退减水浇地面积达21.69万亩,压采地下水0.26亿立方米,力争于2021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所谓“转”,即促进转型。综合运用行政、环保、技术、能耗、安全等方式,促进钢铁、电力、矿山等高耗能、高排放低端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张家口市关停企业和生产线127个(条),退出矿山246处,今年还将退出88处。同时,充分利用“政府+电网+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完成电供暖改造456.8万平方米、农村电代煤气代煤改造85,198户,是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探路生态兴市生态强市
张家口在强化环境保护、水源地治理、土地治理、绿化等工作全力构建绿色生态体系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绿色城镇体系、绿色能源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交通体系的建立,探索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新路子,让“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2018年,《张家口市绿色城镇体系建设三年(2018—2020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围绕绿色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建筑三个方面,着力推进绿色城镇体系建设,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张家口,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公路、铁路、航空的共同发展,构建起“五横二纵一线”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在建的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和崇礼综合枢纽(含崇礼南客运枢纽和太子城高铁站客运枢纽),实现铁路、公交、客运专线等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崇礼城区至太子城、太子城至云顶、太子城至古杨树至棋盘梁等一批涉及冬奥会核心区域和通往冬奥会场馆的道路项目正在加紧修建。京张高铁即将通车,张家口将纳入一小时环京生活圈。
目前,张家口境内已建成7条铁路、9条(段)高速公路、10条国道和21条省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86公里,居全省前列。已累计开通张家口至石家庄、上海、深圳、沈阳等17个城市14条航线,按4C级标准扩建的宁远机场项目正在实施。
随着吉利领克汽车正式量产,张家口高端制造异军突起,“北方硅谷”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深入,张家口优质的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旅游业态不断完善,已成为张家口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张家口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初步形成。在科技创新上,张家口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全市开发区入驻企业1359家,16家省级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2.2亿元。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作为护卫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张家口在“两区”建设,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上的新尝试、新突破,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