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斌
□ 郭 通 胡依军
曹县是山东省首批20个省管县之一,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
今年以来,曹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3352”发展战略,聚焦财政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深入谋划,全力推进,高质量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落地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曹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初,曹县重点围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制度体系等11个方面,研究制定了《中共曹县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并建立了要点分工台账,细化分解了51项重点改革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动落实。据了解,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县委深改委会议3次,研究审议重要改革方案8个。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深改委会议精神,逐项对标市委深改委研究审议的改革方案,目前已制定出台对标落实改革方案155个。曹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改革督察活动43次,先后26次对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有力地推动了改革任务落实。各改革牵头单位均明确了改革工作分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全县27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改革委员会,明确专职专人,强化三单督办,狠抓督察落实。
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
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把更好的财政金融资源配备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曹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委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的工作思路,真抓落实,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投入保障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服务和保障全县乡村振兴发展。
近年来,曹县依托传统农业大县优势,持之以恒地抓好乡村“五大振兴”,发展了电商产业、扶贫产业、林木业及毛纺业等高质高效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取得优异成果;发展“归雁经济”,引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移风易俗,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筑基层堡垒;全力打造了乡村振兴“曹县样板”。
曹县以农村电商产业为龙头,构建“电商+品牌+特色产业集群+金融”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以“鲁担惠农电商贷”为代表,逐步建立财政+信贷+担保+基金+债券“五位一体”的“1+N”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服务体系,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形成了成效显著的“曹县模式”。
据悉,曹县淘宝镇达到11个,淘宝村达到113个,曹县已经成为全国第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是全国最大的木制品跨境电商基地和演出服饰加工基地。今年4月,曹县成功举办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首届曹县电商节;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8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奖励,曹县被评为“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的地方”。
运用PPP模式创新公共服务机制
自财政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曹县将推广运用PPP模式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机制的重要手段,围绕建机制、强宣传、推项目、促规范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
截至目前,该县共成功签约落地PPP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已完成投资约42亿元,涉及能源、市政、交通、环境保护、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曹县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曹县城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是曹县精心策划的精准扶贫项目工程之一。在省厅的支持下,曹县以改革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采取PPP模式吸引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项目资金投入问题,打造了项目扶贫的样板。项目主要利用村集体空闲地、坑塘等闲置资源,在全县27个乡镇(街道)807个行政村(居)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势,创建了PPP与扶贫开发、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是当前曹县创新农村扶贫工作机制、实现全县贫困户脱贫、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项目总装机规模为144兆瓦,设计总投资10.91亿元,采用BOT模式、使用者付费机制,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预计合作期内项目收入的60%即可满足项目公司投资回报和运维费用,剩余的40%用于扶贫和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可为村集体及贫困户增收6000万元,合作期内累计收入可达15亿元之多。曹县县委、县政府和相关单位通过提供公益岗位和直接发放扶贫款等方式,帮助有部分劳动能力和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脱贫,扶贫脱贫效果非常显著。
曹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PPP模式是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PPP模式推广以前,我们绝不敢相信一两年内可以拿出近30亿元用于城区道路、县乡道路的升级改造以及园区路网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也绝不敢相信政府不用出钱,村里出块地就可以让老百姓每年有6000万元的收入。可以说,PPP让我县的交通更加畅通了,让我县的优势产业得到提升了,让我县的环境更加优美了,让我县的精准扶贫更富成效了。”PPP让曹县的发展有了质的提升,让曹县的潜力更加无限,PPP不仅给曹县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近两年,PPP大环境有所转变,虽然融资难、融资贵仍是PPP项目最大的瓶颈,但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在积极顺应形势,主动作为,将工作重心由前期重推进、轻管理转到重规范、严监管上来。他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难题,迎接PPP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推广政银企金融服务融资模式
2019年,曹县政府组织成立曹县金融顾问团,公布了《曹县金融顾问团工作实施办法》并对各银行公开征求意见,研究探讨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具体实施方式、工作节点。按照《办法》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选聘业务骨干出任企业金融顾问。金融顾问要在与企业对接中将及时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宣传金融政策及服务产品,重点解决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贷款难和难贷款等问题,帮助企业设计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菏泽市曹县庄寨镇是2018年山东省第三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今年以来,曹县按照建设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强化措施、积极探索,推广政银企金融服务融资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镇域发展活力大幅增强,科学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庄寨镇是以林木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镇,产业优势明显。全镇各类企业近2000家,产值500亿元,土地支持、金融支持、财力扶持、项目支持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强镇”的重要支撑保障。
政府不断加大对庄寨镇的政策扶持,推进配套改革。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和各类社会资本为庄寨镇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开展多层次、多样化政银对接,引导优质企业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投资、保险等机构落户庄寨镇,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同时,鼓励县域内商业银行在庄寨镇设立支行,加快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探索制度差异化信贷政策,优先在庄寨镇推广政银企金融服务融资模式,推动信贷资源在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向庄寨镇优质企业倾斜。并定期在庄寨镇召开银企对接会,满足企业贷款需求,全力支持庄寨镇实体经济发展。
2018年和今年上半年在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庄寨镇位居全县第一名,截至目前,庄寨镇工商企业已发展到2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60家,预计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将达到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