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深圳着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叶仕春

今年5月,广东省委深改委印发《深圳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提出10个方面150余项具体措施,力促深圳年底前达到相当于全球经济体营商环境排名前30名目标。深圳还精准对接全国评价体系,制定《深圳市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要点》,提出33项年度改革工作要点。

上述举措落实得怎么样,效果如何?日前,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把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了由书记、市长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责任到人、响应迅速”工作机制和“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当前,深圳市正结合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今年9月19日,前海、宝安、光明等区在深圳率先试点推出内资自然人有限责任公司“秒批”,深圳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由原有的1天压缩至几十秒,全程无人工干预。在已实现个体户登记“秒批”的基础上,同步建立“秒批”质检系统和“登管联动”机制,实现了企业开办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据了解,年底前,上述试点做法经验将陆续推广到深圳全市,覆盖90%以上常规经营项目。

今年10月1日起,《深圳市政务服务容缺办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也意味着深圳在国内独创推出的“容缺收件”模式落地施行。

对标国际一流,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便利化进行改革,着力构建“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搭建“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100多项“秒批”、500项“不见面审批”、300项“全城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设立登记、申领发票、刻制印章、员工社保登记、银行开户预约等事项并联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1天。

——创新制度供给。“深港通注册易”和“深澳通注册易”上半年正式开通,香港、澳门投资者在港澳即可开办深圳前海片区企业。

——充实政策“红包”。深圳出台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细化措施33条、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措施13条等通关便利化举措,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监管证件精简至46种,货物通关流程由12个环节整合为7个,进口货物提前申报比例超过80%,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

9月26日,《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出台,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机制,取消施工图审查制度,创新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模式,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分类细化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优化审批环节,如公园绿化工程取得用地范围批复及施工图备案后,免于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总时限减为25天;对于小型低风险社会投资工程,审批事项减为13个,总时限减为16天。

去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深圳90”改革。今年深圳市进一步提出不动产登记“即来即办”,将企业之间存量非住宅不动产转移登记压缩至2个环节和1个工作日;12项不动产登记压缩至1小时内办结,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等4项不动产登记事项压缩至5个工作日。

良好的政务服务和法治环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深圳商事主体总数达317万户,民营经济占比超过97.5%,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深圳有7家本土企业入围,6家为民营企业。

持续提升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

今年1月,全国第一家破产法庭在深圳成立;今年4月1日,全国首个《审理企业重整案件的工作指引》在深圳出台。

近年来,深圳通过聚焦行政部门内部流程、内部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不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和市场监管效率。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7.3%、网上办结率达97.0%;全面推广“i深圳”APP,实现95%以上个人事项和60%以上法人事项移动办理。

市场监管方面,构建起“1部法律+1项联合承接方案+1项清单+1个网站+N个备忘录”,实现了覆盖投资备案、税务、统计、安全生产等主要领域的全方位信用体系,系统归集信用数据超过16亿条;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

税务开启区块链税收管理时代。出台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8条,提供274项网上业务功能,覆盖95%以上涉税业务,实现全税种网上申报,网上申报率超过96%;梳理发布“最多跑一次”清单153项,推广“大服务”工作模式,窗口平均办理业务时间压缩至6分钟,83%以上业务一次性办结;创新“发票智能审批”,实现发票申请“秒批”,推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首次申领发票平均只需1天;率先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开启区块链税收管理时代。

电力“今天提申请,明天用上电”。印发实施深化用户电力接入改革实施方案,实现低压接电零成本接入、办理时间不超过3天,高压接电办理时间不超过15天;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实现“今天提申请,明天用上电”。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福田中心区年平均停电时间仅1.93分钟。

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经过多年努力,深圳目前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的全链条创新生态。谈及长远发展,深圳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深圳将把坚持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出台全国首部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自主创新能力“33条”、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等重大政策文件。

加大创新创业普惠性支持力度。实施企业研发后补贴计划,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众创-孵化-加速”创业孵化全链条。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93家,累计孵化企业近7000家。

完善创新生态圈。加快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共有各类创新载体200余家。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市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机构超过4.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8万亿元,占全国的1/3以上。

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出台实施全国首部涵盖知识产权全类别、以保护为主题的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年上半年查处案件531件,办结“小罐茶”商标侵权案,罚没款超过4000万元;罚款2.6亿元的“快播公司侵犯著作权案”在广东省高院二审得到维持。

深圳市发改委负责人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深圳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抓实抓好营商环境改革,努力推动深圳营商环境跃上新的更高水平。

2019-11-19 叶仕春 ——深圳着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综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956.htm 1 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