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提升智库影响力

□ 冯仲平

目前智库建设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智库不清楚决策部门需求,其次是决策部门觉得智库提供的成果不管用。因此,让智库的成果符合决策需要,产出高质量成果是智库建设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应对这一挑战,智库必须为研究者提供好的研究氛围和管理制度。在对现有智库管理运作模式进行实事求是评估的同时,还要加强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合作、包容的环境,让研究者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另外,提高智库研究的质量要求研究者有强烈的责任心,既要坐得住、肯吃苦、会研究,还要乐于、善于同他人合作。

要构建独具特色的国家高端智库需要做好以下五点:

第一,找准定位和优势。例如,中央编译局作为党中央直属的理论工作机构,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等方面的重要职责,这正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独特优势。

第二,注重顶层设计,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规划,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当代实践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高层次决策咨询研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在相关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以人才为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才识。高端智库建设不能只依靠现有力量,还必须从外部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实行内部与外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形成“小机构、大网络”的用人格局。

第四,坚持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适宜采用项目制管理,经费投入与研究项目及成果挂钩,并依据有关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五,加强学习,注意与国内外智库的联系和交流。

当前,智库建设基本形成官办智库、高校智库、民营智库“三驾马车”并立的格局,但仍存在官办智库大而不强、高校智库曲高和寡、民营智库弱而无力的问题。作为融合政府、行业和民众的三通连接器,行业智库兼具官办、高校、民营智库的相对优势,未来在特色智库建设,以及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功能发挥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未来行业智库的发展应该满足“中央”“行业”和“自身”的要求,既要重点面向行业产业,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还要引领行业发展、传播行业信息、储备行业人才、提升行业竞争力,同时实现从科研到智库的转型升级,建设国际水平行业新型智库。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评论指出,在宏观上,智库应构建官办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协调发展格局。在微观上,智库要注重提升影响力,努力使智库成为政府、政党、学界、媒体和大众间的纽带。

2019-11-1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795.htm 1 提升智库影响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