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耕地流转“变现”助推乡村振兴

山东武城流转耕地32.21万亩带动农户增收

本报讯 日前,山东省武城县郝王庄镇西李古寺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的1500多亩谷子收获了。“根据农科院测产标准,这一亩5万株谷子产量能达800斤以上,比以往每户单独种植的产量多出200斤,这都得益于领办创办的合作社。”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口中的“合作社”,是武城县积极探索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形式合作经营模式之一,通过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流转农户土地,实现土地连片经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经营管理,带动农户增收,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效和群众增收的“双赢”。

“我们在严格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为承包农户都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农户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对外流转、设定抵押。”武城县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淑莉说。

“为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还把原来的经营权由‘看得见’变为‘摸得着’‘更能用’,通过经营权抵押贷款,使土地资源变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助力乡村振兴。”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君介绍说。

截至2019年8月底,武城县农村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2.2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4.2%;合作社总数达到1194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46家,各级示范性主体达到77家;累计投放抵押贷款22.94亿元,贷款余额17.89亿元,贷款额度在山东省所有试点县中居首位。

(吴 华 魏利军)

2019-11-07 吴 华 魏利军 山东武城流转耕地32.21万亩带动农户增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607.htm 1 耕地流转“变现”助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