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雷茂盛
10月27日,为期4天的第22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落幕,神舟飞船、“深海勇士”、全智能挂弹车……一批展示中国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成果的产品集中亮相。4天展会共吸引观众6.5万人次前来体验科技盛宴。
本届科博会立足首都城市定位,深入挖掘首都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金融资本聚集等优势资源,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激发了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活力。
全国科创中心渐行渐近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是我国首个以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也是北京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间举行的主题报告会暨中国科技创新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表示,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形成更加开放、包容、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和创新文化,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热忱期待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的朋友们,借助科博会这个平台,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科技部党组成员陆明在主题报告会暨中国科技创新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面向未来中国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本届科博会的举办,将有力推进北京的技术、人才、资本深度融入全球化的开放发展进程。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指出,近40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已成为推进全球知识产权发展最大的驱动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处在加速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攻关期,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首善之区,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知识产权环境,努力迈上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城一区”科创成果亮眼
本届科博会上,北京以十大高精尖产业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成果,展现了北京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中,规划建设布局、重大科技成就、创新创业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果,这些成果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实践,更有不少高精尖技术展现了在惠及民生领域的新突破。
北京“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成果展云集了众多最新前沿科技成果,记者在展区看到,中关村科学城展示了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未来科学城展示了“能源谷”与“生命谷”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怀柔科学城亮出了一批大国重器的最新进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高端汽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4大主导产业的最新科创成果,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次以特色园区为参展主体亮相科博会,围绕智能制造、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展示16家特色园区69家重点企业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其中90%以上的参展成果为首次亮相。
北京市朝阳区以“5G赋能创新朝阳”为主题,展出朝阳区在国际人才、国际资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国际创投集聚区建设和未来5G技术十大应用场景。
同期举办的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作为科博会重要内容之一,以“文化科技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文化融合信息交流、产品展示和项目合作的平台,展示首都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和各类文化融合产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产生了“1+1>2”的叠加效应。
本次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精选出的30家参展企业分别来自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不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