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角

构建城市级 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

□ 伍爱群

近年来,上海地区工业生产与生活用电量不断增长,大量的城市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建筑体的电气部分已进入服役临界点,有的甚至是超龄服役,火灾发生概率大幅提高。因此,加快建立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刻不容缓。

据统计,2017年上海电气火灾数量(1586起)在火灾总量中占比达37.7%,高于34.6%的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等省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从而很好地预防了火灾事故,相关经验做法,值得上海借鉴。全面防范和化解电气火灾风险隐患,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能力,已经成为上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要大力推动隐患治理模式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级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强化事前处置,建立电气火灾从发现、管理到治理的有效闭环。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气火灾隐患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以家和物联为代表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行业已在浙江等地开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浙江省湖州市试点引入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后,2018年电气火灾占火灾总量比例同比下降28%,事前处置效果明显。该系统通过构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即插即用”各种传感器的物联网通讯系统、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和城市安全数据大脑,可实现防范电气火灾的新技术革命。

建议上海先行先试,将有关工作纳入全市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框架予以考虑,结合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引入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并在应用成熟后探索向长三角地区逐步推广,放大综合效应,造福人民群众。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本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试点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试点范围和政策,为本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引入破除制度障碍。

二是加快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议深度整合本市现有技术和平台。加强数据共享,整合本市现有传感器网络、大数据计算、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联合市大数据中心、市电力集团等数据平台,将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与现有系统深度融合,用活数据资源,增强智能化分析能力。

三是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借鉴浙江省做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强上海对城市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在新技术、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公益金等方向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城市安全急患治理的新机制。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导)

2019-10-3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0057.htm 1 构建城市级 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