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窗

不忘初心担道义 公益事业砥砺行

——访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爱心人士艾仕明

艾仕明

艾仕明为虾子小学捐款并一同庆祝六一儿童节

□ 本报记者 曾 华 文/图

在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有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艾仕明。艾仕明1965年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三台村,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他自身可观的财富,而是源于他热心公益的事迹,因而他成了方圆几百里的“慈善家、大善人”。

谈及做公益的初衷,艾仕明坦言,在他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目睹贫困学生考上大学却无钱支付学费、身边百姓生病却无钱就医等现象。为此,他在心里萌生出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资助这些贫困人士的想法。“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艾仕明说。

诚信赢天下

说起取得成功的秘籍,憨厚的艾仕明略显羞涩,“没什么秘籍,我的创业路程其实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创业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我只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只要‘用心’‘用辛’‘用行’去勇敢拼搏、去努力,终究会得到回报。另外,做生意讲究诚信,诚信赢天下。不单单是一个‘诚’,还要学会谦虚、诚实、与人方便、关爱他人,用一句话来概括也就是说心怀慈悲平等待人。”

回忆起自己初涉经商的场景,艾仕明介绍说,虾子镇的辣椒全国闻名,父亲艾文志是遵义地区知名的辣椒产业龙头带头人。高考失利后,艾仕明没有像其他同乡选择复读或远赴异乡打工,受父亲的影响,他锐敏地看准国家改革开放好政策、好市场的契机,开始奔波于遵义、重庆两地间“倒腾”起辣椒、大蒜等农产品生意,凭借公平公正的诚信交易口碑赢得了同行及市场伙伴的绝对信任,依靠父辈教导的传统美德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越做越大,稳步前行,即使面对全国市场的低迷,他依旧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引领下,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开始讲究品质,艾仕明意识到房地产开发产业是一个契机。于是,他通过在“朋友圈”的反复调研,决定放下在重庆主营的辣椒生意,改行回到家乡遵义投身房地产行业。由于他的敏锐、诚信及能吃苦、敢拼敢干的性格,赢得了地产业同行的接纳与关心,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其中的经营理念和操作程序,不久便在房地产行业中获得了利润。

致富不忘穷乡亲

成功转型的艾仕明,致富不忘家乡人。“我虽算不上成功,但也小有成就,今后我将以实际行动引领身边群众转型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变包袱为财富,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2005年,艾仕明看到家乡从八节滩桥进口处至三台小学的一段路太差,根本无法正常通行,可以说晴天沿途满是灰尘,下雨天路面尽是泥泞,师生上学、乡亲上街赶集均行走艰难,修一条水泥路成为村民们渴望的梦想。“我来,资金我出。”艾仕明自告奋勇,他的义举让全村都沸腾,村民们纷纷加入做义务工,不久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替代了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

2009年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父老乡亲们生活富裕了,部分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轿车,艾仕明欣喜万分,但当看到相向而行的两辆车都无法同时通过村寨后山的那条乡村路时,他不禁皱眉,为了方便乡亲们顺利回家,他再一次义不容辞、慷慨解囊,拿出5万元在村民共同努力下扩宽建成新的水泥路。

对于家乡周边各村建设,艾仕明也乐于添砖加瓦。他经常下乡慰问贫困户,与老人拉家常,为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2018年春节,家乡要举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龙灯、花灯、舞狮等闹春节活动,他得知这个信息后主动捐款1.8万元,并表示要尽一个地方企业家的绵薄之力。

“修桥建路是好事,能促进家乡发展,只要乡亲们来找我,我都会出一份力。”艾仕明说。他不仅给周围贫困家庭捐钱捐物,更意识到要想帮助困难家庭脱贫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谋生的技能。他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给困难户提供钱或物,但毕竟不是长久之策,与其这样不如我教会他们谋生的本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家庭现状,过上幸福日子。

扶贫帮困义不容辞

艾仕明还积极参与“帮扶行动”,结对几个贫困学生,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艾仕明最初接触贫困生是在2007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回到阔别已久的虾子小学,看到孩子们虽然使用的课桌和板凳破败不堪,但仍然在寒风中坚持学习。从那一刻起,艾仕明心里就再也没放下过那些孩子们。2007年,虾子小学筹办100年校庆,他毅然拿出2万元为教师购置新的办公桌;2019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再次为家乡原公社完小,虾子老区最早的百年老校捐款2万元,用来改善学校的办学设施,并一同参加该校的“六一”庆祝活动,祝贺孩子们节日快乐。

每逢节假日,艾仕明都会看望走访困难学生。近年来,他已经累计资助了10多名困难学生。他说:“虽然自己的力量很有限,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帮扶困难学生的事业上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艾仕明表示,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多培养一名应届生就等于为国家的未来建设出了一份力,也为山区人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途径。他坦言,自己这几年时间做公益来回开车的过路费的票据已经摞成了厚厚的一摞,有半米多高。这些票据也是他这几年成长的足迹,有着满满的回忆。他说他会一直保留着,“有时候看似是我在付出,其实相反,更多的是那些孩子们给予了我承担责任、付出的一个机会。”

虽然出身环境优越,但艾仕明心地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他帮助过自己手下员工的孩子上学、工作,对外来打工的陌生人慷慨解囊帮其买药治病。多年来,艾仕明一直在雪中送炭,给经济困难的人予以帮助,让他们渡过难关。家乡周边的人有事去找他,他总是有求必应,想方设法给予帮助。艾仕明乐善好施,做事公道,感召力强,在家乡、在家乡企业界,都留有美名。

2019-10-14 ——访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爱心人士艾仕明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9423.htm 1 不忘初心担道义 公益事业砥砺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