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科技部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明确,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典型模式,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北京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突出“头雁”作用先行先试,为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做出探索。
《工作指引》提出,试验区建设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集成优势资源,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生态,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引领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工作指引》明确了“应用牵引、地方主体、政策先行、突出特色”的四项建设原则,以及“服务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主要建设载体”的两大总体布局,将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政策试验、社会实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重点任务。
《工作指引》还指出,试验区建设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等为主。拟申请建设试验区的城市应具备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健全、支持措施明确等条件。对于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智能化基础设施健全、应用场景特色突出、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部分县域,也可申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胡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