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敏
这是一个个让人惊叹的速度:一年来,辽宁省沈抚新区行政审批改革捷报频传,连创多个全国第一,4小时全部完成企业开办审批手续,20分钟完成企业注册,建筑工程审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可30天内完成,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可在3天内办结,3.5小时完成印章刻制,1小时完成涉税事项办理……
这是一组让人惊艳的数据:一年来,沈抚新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34个,签约额1685.5亿元,其中招商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亿元以上项目99个。2019年1月~7月,沈抚新区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3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9%;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48%……
2018年9月13日,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沈抚国家改革创新示范区揭开序幕。一年来,23项可推广可复制的原创改革经验诞生,“项目管家全流程服务平台”“施工图多审合一”等重点改革成效显著,108项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改革举措有力推出,形成大潮奔涌之势。
示范担当
推进区域协同一体化
辽宁省沈抚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连茂君表示,国务院高标准定位沈抚新区的示范担当,提出要建设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一年来,沈抚新区改革主体框架已经确立,“区域协同一体化、产业发展高新化、管理服务高效化、管理体制扁平化、开发建设市场化、用人分配企业化”的改革“六化”举措,环环相扣、协同推进,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在沈阳、抚顺两市的支持下,沈抚新区努力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和联动发展机制,探索跨行政区划建设新区的新管理模式,推进区域发展规划共论共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合作,招商引资协同推进,社会事业共管共享,实现沈抚新区与沈阳、抚顺融合联动一体化发展。
沈抚速度
推进产业发展高新化
先行先试,敢为人先,产业集群筑起改革开放新高地。沈抚新区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强区,全力推进“高新特”产业,确定了以数字经济为主线,以平台经济为基础,大力发展大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科技金融等“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
构建了以总部经济、主导产业、人才引进、金融扶持和差异化用地为产业发展着力点的“1+3+5”政策体系。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双创孵化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的科技扶持体系,进一步放大新区政策红利,形成“洼地效应”。构建“招商局+招商集团”招商模式,形成专业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的大招商格局。
融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设立沈抚海关,全力打造对外贸易合作的集聚区。打造“1+1+N”高水平开放平台,“1”即依托敦煌网等公司,面向东北亚,建设买全球卖全球的在线外贸交易平台;“1”即依托澳大利亚德佛天境科技小镇项目,建设国内进口商品的线下展销中心;“N”即聚焦重点地区,建设N个合作开放园区,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式引入。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5582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外资指标。
首创精神
推进管理服务高效化
原创改革、精准改革,营商环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沈抚新区以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标杆区”为目标,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依托全省首个具有省市县三级审批权限的“智能服务大厅”,探索实施“模拟审批、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先批后审”等新模式,审批效能不断优化提升,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时效,20分钟完成企业注册,4小时完成全部企业开办手续。在建筑工程审批环节,实行审批“5+1”工作模式。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可30天内完成。在竣工验收环节,不动产登记可在3天内办结。
实行项目全流程招商服务,每个项目都配备一名服务管家,从项目洽谈、签约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直至投产运营,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构建招商引资项目全周期服务平台,以招商引资项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项目化管理机制为手段,建成信息集成化、管理协作化、过程可视化、操作规范化的招商引资管理平台。
改革为擎
推进管理体制扁平化
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改革开放更深处开新局。以“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权责一致、协同高效”为目标,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构建扁平化管理体制。纵向实行“管委会+街道”两级管理体制。沈抚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派出机关,行使市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实行党政合一集中统一领导。深化街道改革,推进层级减少、减政放权、管理下移、服务升级,推进民生事务全区通办。
横向实行“大部门+大科室”制。优化职责配置,综合设置机构,新区设置13个部门,实行一支队伍执法,一个部门监管,一枚公章审批,实现了“小机构、宽职能、高效率”。按需设岗、一人多能。新区根据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和实际需要,核定财政负担员额总量,按需设岗,精干高效,目前新区公务人员共158名。
创新为优
推进开发建设市场化
坚信创新、坚信未来,让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沈抚新区本着“凡是能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都通过市场化、企业化运作,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理念,全面实行“管委会+公司”创新型开发建设模式。目前,累计依规委托业务11项。通过拓展政府购买服务领域,充分开发市场活力,有效增强了政府服务职能的专业程度,减轻了人员成本和行政负担。
沈抚新区直属的开发投资集团、招商集团、振兴云智公司、传媒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5个集团公司,运作规范、成效日臻显现。其中,开发投资集团96个城建项目正全面开展;招商集团今年以来签约45个项目,投资总额288亿元,储备项目近500个;振兴云智公司同阿里、腾讯等10余家知名公司合作推进数字沈抚建设。
引进人才
推进用人分配企业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最可贵的资源。沈抚新区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先行先试,推行员额制、职位制、聘任制,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变编制身份管理和职务职级管理为职位管理。推进干部“档案封存制、职位聘任制、任期竞岗制、绩效考评制、奖优罚劣制”“五制”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和公开选聘。
探索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辽宁沈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挂牌,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人才聚集的新高地,已累计引入各类人才800余人。
以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激发创新。今天的沈抚新区,活力四射,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连茂君强调,未来沈抚新区将重点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力争年底前利用外资实现过亿元目标;紧紧围绕“三个一千亿”目标,持续聚焦发力;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信用沈抚”优质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配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