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角

打造油茶“绿色银行”

湖南耒阳油茶种植面积115万亩,列全国各县市之首

□ 本报记者 王晓辉

□ 赵 娟 资一帆

站在海拔452米的东湖圩镇神农汤泉油茶基地顶峰俯瞰,满眼青翠、茶长莺飞,一排排油茶树错落有致,把山坡织成一幅图案优美的“绿色地毯”。这是湖南省耒阳市打造油茶“绿色银行”的生动写照。有谁能想到,脚下这处点上成荫、线上成景、面上成林的5000亩油茶生态园,数年前是一个“山上炮声隆隆、山下车轮滚滚”的高山煤井集中之地呢。

耒阳,被誉为中国油茶之乡,这里的茶林和茶油俗称“绿海金油”。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15万亩,位列全国各县市之首。去年年底,耒阳市委全会上提出了“把油茶打造成推动耒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该市把种植油茶作为荒山复绿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着力推进油茶基地、油茶庄园、油茶小镇等油茶主题项目建设。目前,该市共有油茶种植企业34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8家,油茶庄园8家,100亩以上种植大户295户。仅2018年,实施产油大县油茶低改垦复项目5000亩,带动全市油茶垦复4.6万亩。

而如何让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耒阳将关键放在改革上,即放活山林经营权,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农民发展油茶产业。让农民手中的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有力破解了油茶林地规模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的难题,油茶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使油茶产业发展如虎添翼。每年财政列支4500万元作为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油茶新造林补贴提高至800元/亩,油茶新造林苗木款提高至200元/亩。同时,耒阳市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成立耒阳市油茶科研所,建设全国第一个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治示范基地,神农、金鑫、殷理基等企业在油茶产业链中取得146项科技成果及产品专利。2018年还获批全国首个“油茶博览园”,“耒阳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生态福利,也是民生福祉。耒阳市将油茶产业与脱贫攻坚“融合”,出台《耒阳市油茶产业专项扶贫资金利益链接实施方案》,利用油茶产业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建设10个油茶产业扶贫基地,利益链接3800户贫困户。支持油茶企业利用油茶林权抵押实行分贷统还,与500户贫困户进行利益链接,每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年分红5000元,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务工,2018年全市各油茶公司和造林大户为500户贫困户解决8982个劳动力用工,发放劳务工资71.86万元;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户种植油茶林,2018年共有41户贫困户种植油茶730亩,油茶产业已成为产业扶贫“主力军”。

2019-08-08 湖南耒阳油茶种植面积115万亩,列全国各县市之首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7006.htm 1 打造油茶“绿色银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