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金鹏 叶 前 黄浩苑
谁能想到,全球每6台手机就有1台产自这里,两个品牌跻身全球市场份额排行榜前五名。
长安,依然还是那个长安。出口创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乡镇之首的广东东莞市长安镇,至今仍以外贸重镇闻名,在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交出了今年上半年进出口约增长19%的亮丽答卷。
长安,已不再是那个长安。一年专利申请量近2万件、专利授权量近1万件。漂洋过海的集装箱里装的,从当初的服装、鞋帽、玩具,逐渐变成了计算机、打印机,再到智能手机、高端元器件。
凭着改革开放的先机,珠三角迅速成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重镇,又在风起云涌的信息革命大潮中,迭代升级,乘势而上,成为智能制造创新基地。
“德比”双赢成就迎风而上
OPPO和vivo两个品牌同在东莞长安镇诞生,是名副其实的“德比”。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OPPO和vivo手机出货量并列全球第五。两品牌一起“吃”掉15%的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和华为,超过苹果。
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核心结构件的东莞捷荣技术公司的生产线也在紧张运行着。为提升效率,公司自行研发了一款全自动组装贴合机,3秒钟能完成1个贴壳。
做五金小配件起家的华茂电子集团现已经发展至月制造600万台手机中框件,今年营收预计27亿元,增长约20%。
华茂公司供应链总监全飞说,企业正在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正在布局智能穿戴、医疗器械和汽车配件,以实现多元化发展。“研发新产品下半年将实现量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镇实现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0%,外贸进出口增幅约19%。
长安是东莞和广东开放型经济的一个缩影。广东进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东莞市商务局干部庞玉超说,在贸易保护主义“逆风”之下,东莞制造实现了“迎风而上”。在高位保持增长之外,还显现出多种积极变化。
名气大了。过去主要是加工贸易,给别人贴牌,现在一般贸易主导,多是自有品牌。目前,东莞自有品牌+委托设计(ODM)产品出口比重超过75%。
伙伴多了。过去,进出口对美国等少数市场依赖度较高。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许多企业的“大客户”,占比提高到近1/4。
业态新了。改革创新和制度红利带来了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
“创新+实业”方成“定海神针”
越是存在不确定性,越要稳字当头。7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落实稳外贸的要求,关键是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以市场化改革和运用经济手段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过去我们出口玩具、台式电脑、打印机、计算器,现在我们出口手机,90%以上的进出口都是智能终端。”长安镇副镇长戴浩平认为,正是不断扩大开放,在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上“练就了内功、积累了实力”,小镇才得以释放出大能量。
如今,长安镇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这里真正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之势,手机“双子星”和供应链企业交相辉映。
在东莞,1小时车程内可以采购到市面上几乎全部的电子元器件,还可以快捷完成“产品原型—产品—小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供应体系和制造体系无缝对接的‘超级产业链’成就了智能小镇。”长安镇党委副书记张冲说。
OPPO公司副总裁朱高领说,营销的根基是产品。2016年以来,OPPO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如今研发团队已超1万人,2019年研发投入将达到百亿元。
从自带美颜到快速充电,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靠的是大数据技术支撑。“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跟踪挖掘,从而前瞻性满足其需求。全部创新都是消费者需求导向。”vivo公司执行副总裁胡柏山说。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小镇企业呈现出技术上你追我赶的态势。今年1月~5月,长安镇制造业投资逾15亿元,增长36.9%;工业技改投资超14亿元,增长51.6%。东莞也是如此,技改投资大增46.2%,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一。
对制造业而言,无论技术如何领先,把产品“做”到极致才是王道。大量的研发和设计投入,只是为了让边框再窄1毫米,让指纹识别的响应速度再快0.1秒钟,让全面屏不再有“刘海”和“水滴”。
在为vivo等提供结构件的长盈精密公司董事长陈奇星看来,制造业离不开工匠精神,费尽心思把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才能叫好又叫座。
“正是突出创新驱动、植根实体经济与不断向好的营商环境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了关键性突围动能。”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郑文志说。
5G时代迎来智能制造春天
中国已进入5G时代。6月6日,工信部向4家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整个业界,无不抢抓5G新机遇。长安小镇也站到了新技术新业态的风口浪尖。
7月10日,总投资22亿元的OPPO研发中心项目举行了动工仪式,成为长安不断加快集聚智能手机制造高端资源要素的新见证。
长安镇还率先建了57个5G物理站点,运营商在当地规划建设5G宏基站100座。目前,主要智能制造企业区域基本建成5G网络,为相关研发测试提供了支撑。
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企业的推动下,东莞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再创业,从过去加工为主向创造型制造业升级。《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不断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
很多企业表示,2019年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折年。国家大力减税降费、推动5G等新技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等因素都增强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速较快,进出口增速略升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下半年会继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