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亚男
今年54岁的魏秀兰,从上世纪90年代从农村来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寻求生计,靠着一口诚信“铁锅”卖炒货起家。“我的铁锅跟着我十几年,每一锅炒货炒的都是诚信,都是客户的信任。”魏秀兰介绍说,为了养活自己,起初她开始推着小板车在大街上叫卖花生、瓜子。由于她诚实做人,诚信经营,受到了当地群众和行业的好评。
日子久了,生意虽然不错,但她觉得还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选择厂址、开办公司、创办品牌……魏秀兰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拼搏,更靠着一口诚信“大铁锅”站住了市场。从做生意第一天开始,她就在心里暗暗许下承诺:做良心炒货,吃放心食品。就是靠着这个信念和承诺,她成为炒货和干果界的“大姐大”。2003年,魏秀兰注册了安徽黑娃炒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黑娃公司”)。公司成立当天,魏秀兰就严抓质量和诚信,绝不让一粒伪劣产品出厂,绝不让一颗瘪子流入市场。
在发展过程中,魏秀兰始终秉承诚信第一、品质至上的经营思路,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对客户、对工友、对群众承诺的事从不失言。在她的带领下,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已成为涡阳炒货行业的“龙头老大”。
宁赔30万元不让瘪子瓜子流市场
“要做失信人员的‘终点站’,不做失信人员的‘接力棒’”。这是魏秀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魏秀兰的笔记本扉页可以清晰地看到:干果质量的失信就是人品的失信,宁愿自己一颗瓜子不卖,绝不能让质量有半点含糊。
2000年初,魏秀兰到新疆等地收购瓜子原料,看到农户辛苦种植的葵花籽时心里十分感动,决定要从这里把原料拉回厂里加工。但由于经验缺乏,她拉回来的8大卡车瓜子原料中的所有瓜子均被黄沙掺假、瘪子到处都是,魏秀兰心里十分伤心。200多吨的货,如果简单挑选加工,会减少损失,如果把所有瘪子筛掉损失不可想象。看着几大车劣质原料,魏秀兰语气坚定地说:“别人骗我,我不骗别人。宁可赔钱,也绝不让一颗劣质瓜子流入市场,不让顾客吃到一个瘪子瓜子。”随后,魏秀兰安排公司所有员工,用机器筛选、用人工一粒粒挑拣,所有程序下来,这些原料整整损失了30多万元。
承诺让老百姓挣钱,就要想办法实现自己的诺言。2018年,她在马店集镇一个村建立了扶贫基地,鼓励300多个贫困家庭种植瓜蒌,还经常安排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并按照市场价1斤高1块钱的价格全部回收,每个贫困户种植瓜蒌加上在地里干活,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一年来,在魏秀兰的帮助下,贫困户种植的瓜蒌丰收了,老百姓的口袋里鼓了。魏秀兰经常说:“企业要扩大经营长期发展,只要诚实守信,敢于担当,不管做什么生意,就没有干不成、做不好的!”
连续捐款捐物380余万元
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黑娃公司的优良传统。创业成功后的魏秀兰,始终把职工当亲人,把困难群众当家人,把贫困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魏秀兰先后资助20多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马店集镇前贾村相彪家庭经济困难,因交不起学费,儿子相号召面临失学,魏秀兰得知后,第一时间把学费送到了相彪家里。拿着学费的他,激动地一下子跪在了地上,流着泪说:“魏总,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啊!”在魏秀兰的资助下,相号召顺利地走进了省级示范高中的大门。
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魏秀兰还长期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活动,她在企业里倡导“富户帮穷户、共同富裕路”的号召,扶贫帮困。几年来,魏秀兰先后投入捐资助学资金已达60余万元,企业累计向社会捐助钱物达38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0年来,魏秀兰凭借重质量、守信誉的经营理念,打造出了享誉全国知名的“黑娃炒货”知名品牌。她用朴实的品性和创新的思维,把“诚信瓜子”送上全国“大舞台”,成就了一个个知名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