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淄博市自2016年起全面打响移风易俗攻坚战,以“公益惠民、节地生态”为目标,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目前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墓服务体系和节地生态安葬体系,实现了深化殡葬改革与推动移风易俗、保障群众安葬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淄博市地域南北狭长,北部多平原、南部多山区,不同区县之间的安葬习俗差别很大,为此,公墓建设不搞“一刀切”,不限定公墓类型,鼓励区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截至目前,淄博市已建成公益性公墓953处,覆盖村居2018个。桓台县属于平原县,按照不占用耕地、不影响耕作、节地生态的理念,推广深埋不留坟头的安葬方式;张店区、淄川区等中部区县,城镇化进程快,土地资源缺乏,把骨灰存放设施建设作为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首选。
“高青县田镇镇公益性公墓是在原来的旧窑上建造而成,可节约耕地500多亩,满足附近50多个村20年的殡葬需求,在实现节地生态、移风易俗的同时,减轻了群众的负担。”高青县民政局副局长邵珠军说。
除了公益性公墓,淄博市还鼓励发展经营性公墓,与公益性公墓不同,经营性公墓更注重活动的策划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毕研华 王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