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玲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组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第三方机构深入推进对全量市场主体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目前已完成3313万余家市场主体第一期试评价。同时,持续开展上市公司、托幼等重点领域行业评价。“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第四期涉天然气领域评价结果,为开展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孟玮还介绍了信用修复、信息共享、联合惩戒、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一是发布可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任务和出具信用报告的机构名单。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要求,近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批可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任务的13家信用服务机构名单和第一批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62家信用服务机构名单。
二是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截至6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总量持续增长,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68.83亿条。“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26亿条,行政处罚信息3935万条。
三是强化失信联合惩戒。自2013年10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制度起,截至6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四是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在晋升使用、表彰激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国家发改委发布第十六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共计415个,包括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集资个人、非法集资企业和其他严重违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