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土地制度是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关键突破口

《变革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报告发布

本报讯 记者袁琳报道 7月5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变革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其中土地制度关系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民和集体财产性收入的获得、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关键的突破口。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在致辞中表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全局来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当前阶段各方面结构性矛盾推动的产物,也要服务于现代化的长远目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变化。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0%;人口城镇化率即将达到60%,城镇化增速将回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高速增长时代结束;人口老龄化加深加快,进入深度老龄化;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多依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多边主义国际秩序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报告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消除产品层面的诸多短期结构性问题,但这些问题是更长期的资源要素禀赋、体制和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更要着眼于解决长期的结构性挑战,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

报告还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完善农业相关的市场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农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据了解,该报告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题组完成,历时两年,对我国粮食安全、城市化和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和农村经营主体、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和财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生态环境、 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团队参与了研究工作。

2019-07-09 袁琳 《变革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报告发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747.htm 1 土地制度是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关键突破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