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庆国
一部改革史,半卷在浦东。
40年前,这里还是阡陌纵横、芦苇摇曳的江海荒滩;40年后,一幢幢摩天大楼竞相崛起,成为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金融中心。新的时代,使命召唤,大江南岸、东海之滨的这片改革热土再一次焕发勃勃生机。以陆家嘴区域为杰出代表的浦东新区,正由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浦东新区考察时表示,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上海过去靠改革开放,未来还要靠改革开放。
壮阔东方潮,奋斗新时代。6月25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举推出20条支持举措,全方位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将向浦东新区充分放权。他说:“上海市级部门向浦东放权要放充分、放到位,在市级权限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赋权。同时,下放经济领域行政管理权限,将与相应的监管权限调整、市区数据共享结合起来,强化改革系统集成。”
记者看到,上海此次出台的《意见》共有20条支持措施,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根据该《意见》,上海将依法赋予浦东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在经济调节、行政审批、规划制定、综合执法等方面对浦东新区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
《意见》提出,在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方面,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浦东新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浦东要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以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力度,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在产业用地制度方面,上海市政府的放权之举也备受关注。《意见》提出,支持浦东新区全面推进优质企业增产扩容计划,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效率。在浦东新区全面开展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探索有利于土地复合兼容利用的相关行业标准。支持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在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方面,《意见》提出,完善支持离岸贸易发展的跨境资金收付安排,实现常态化运作,支持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企业纳入相关推荐名单。支持浦东新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和模式创新。深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正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和缩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动上海服务业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他介绍,“我们将在落实‘外资33条’和‘扩大开放100条’基础上,研究提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同时,我们将出台鼓励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系列政策,全力支持浦东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服务业领域先行先试,对外开放。”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市委要求,浦东新区要勇当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标杆,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根据中央部署,上海正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其中的主战场就放在浦东。去年以来,浦东新区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为龙头,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优势,大大提升了浦东创新发展的能级。
6月25日发布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浦东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不断推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促进成果高效转化的“首选区”。
《意见》明确提出,瞄准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重点产业在浦东新区集聚发展。具体举措包括: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临港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产业园。支持浦东新区完善相关规划,率先布局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