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窗

存敬畏之心 扬时代精神

——浅谈档案发展史

□ 丁兰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档案的起源

档案,在我国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根据现有史料,“档案”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现存清代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起居注》中出现了“档案”一词;历经300多年,一直延续使用,现已成为一个科学概念,它的定义仍是原义的深化和发展。从已知的历史事实和研究成果来看,档案并非是自有人类伊始就同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物质实体,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档案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1954年11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批准国务院设立直属机构——国家档案局。1956年4月,中央档案馆开始在北京破土动工,于1959年10月8日建造落成,正式开馆。随即,地方档案馆蓬勃兴起,档案的载体也日益丰富,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并于1988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对档案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定位,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站位。档案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档案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谋求新发展,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档案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找准职责定位,发挥优势特色,增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实施“五高”措施,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创新转型发展、实现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档案管理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档案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有人说:“历史是白纸黑字的记录,档案是默默无闻的收藏。没有历史便没有档案,没有档案就没有历史。”档案人员必须乘势而为,承担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记录好、服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的问题。学会总结、学会回头看,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把握档案资源建设的主动权,努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促进互联互通,不断打破地域壁垒,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对档案的认识,档案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人们的印象中,档案工作似乎与国家发展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最为珍贵的发展见证,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真实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历史记忆,也记述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载体多样化,出现了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档案工作者必须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同时,档案还记录着每一人的生活、成长轨迹,鉴证着其重要时刻,从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等,是关乎个人生涯不可或缺的记载。档案是原始记录,具有记忆、佐证、查考的作用,一些细节、一些故事、一些证据将永存于档案中。尊重档案,就是尊重自己,就是尊重这个群体的劳动。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都有成为档案的可能性,人们要加强档案意识,每个人既是档案的利用者,又是档案的产生者,都有保护档案的责任。

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实践证明,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档案工作领域就越宽广,发挥作用的空间就越大。档案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释放档案资源巨大潜能,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幸福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研究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真正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及时为党委、政府等科学决策提供政策性、借鉴性档案资政建议。

弘扬“工匠精神”,锻造过硬档案团队。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凝人心、振士气、讲协作,守纪律的良好氛围,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活力,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团结一致,要有大雁的团队精神,要时常心里明白,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要达到怎样预期的效果,明白自己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要做好服务,强化服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发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作指导;要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核心理念。

档案是一座山,由古及今地积淀着历史尘埃;档案是一条河,由远及近地流淌着世间记忆;档案是一部尘封的书,一页一页地记载着人文故事。古往今来,档案用不同载体的形式,记录了祖国的发展及变迁,其“存史鉴今”的作用更是彰显了它独特的价值。

(作者系中建·御湖壹号项目档案员)

2019-07-01 ——浅谈档案发展史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331.htm 1 存敬畏之心 扬时代精神 /enpproperty-->